联合早报

中国多个行业出现“就业”“招工”两头难 结构性矛盾扩大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3-06-24 07:21
中国多个行业出现“就业”“招工”两头难 结构性矛盾扩大

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面临压力,包括餐饮、制造、高科技产业面对求职者“找工”与企业“招工”两难,就业结构性矛盾持续扩大。

在深圳商场和街道上,不难看到许多餐饮企业招聘厨房助理、厨师、杂工、服务员等员工的广告。不少餐饮业者向记者申诉,该行业招聘人手在疫情后愈发困难,即便他们已开出比往年高的薪资,仍有岗位空了几个月都无人应聘。

熟食业者刘女士感叹:“现在餐厅的杂工真的很难请。去年我3000元(人民币,下同,563新元)很快就请到人手,今年薪资调高到3500元还无人问津。人手不足,我们只好守在店里帮头帮尾。”

有业者将这个现象归咎于人们学历普遍提高,薪资和工作内容无法满足求职者的要求。有的则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放开,餐饮业强劲复苏,各餐厅都在抢人,而部分员工在疫情期间回乡后不再回到大城市,导致基层员工出现“用工荒”。

中国饭店协会去年11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餐饮行业人员流失率从疫情前的19.03%上升到疫后20.85%。其中,“薪资吸引力较低”和“岗位劳动强度大”是员工流失的主要因素。

中国制造业面临着更复杂的人力困局。一方面,在国内和全球需求持续疲软,制造业订单下跌,一些工厂不得不减产,暂停招聘以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也面临招工困难,因为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进工厂打工。

根据官方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约3000万人,缺口率达48%。

专为制造业进行招聘的深圳新路程人力资源公司招聘员陈先生告诉《联合早报》,制造业的招聘活动在过去半年明显下降。他说:“工厂的职位虽少了,但还是有企业在进行招聘。关键是找工作的人也少了,工厂一些老员工离职后,人力缺口没人补上。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吃苦,嫌工厂工作环境差。”

根据中国在线招聘平台智联招聘的调查,在今年夏季毕业的大学生中,加入制造加工业、汽车生产等行业的比例仅为8.1%。但这个数字已从去年的6.1%略有增加,显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官方的强力推动下,年轻人对该行业的心态或已开始改变。

除了餐饮和制造业,人才供需失衡情况也在高科技领域显现。调查显示,今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25%希望加入互联网、电信和信息与电子科技领域,占所有行业比例最高。不过,由于近年来官方对这些行业大力监管整顿,导致企业在招工方面更为谨慎,工作岗位数量未大幅增加。

国际专业招聘咨询服务公司华德士中国副总监王莹受访时指出,目前中国不同行业都同时面对“招工难”和“就业难”,而科技企业也因为职场上的“内卷”文化,使职业配对更具挑战。

招聘咨询公司:企业需要综合型人才

王莹解释,随着科技企业扩大规模,它们需要更优秀的员工来应对当前更严峻的经济环境,因此对所聘员工的软性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她说:“科技领域的招聘市场这几年变化太大。有些人才虽然很优秀,但他们一般只精通某方面的工作,无法满足企业更多面向的要求。”

一起受访的华德士中国副总监雷思惠举例,深圳一些企业在聘请财务总监(CFO)时,除了要求应聘者具备相关的财经和管理知识和经验,也希望对方有创业背景,了解初创公司的运作模式,而这些是传统CFO不具备的条件。

王莹说:“(企业普遍上)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结果就是招不到人,人才也因为条件不符合岗位需求而找不到工作,加剧市场人力问题。”

中国官方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16至24岁青年人的失业率升至20.8%,连续两个月创新高。其中,中国大学生失业率是青年失业人口的主体,失业率在28%左右。有分析指出,中国大学生技能与社会需求脱节是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随着中国人工智能(AI)的发展进入新赛道,企业对这方面的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大提高。不过,中国在这方面的教育体系仍不成熟,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现象加剧。

脉脉高聘人才智库今年3月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企业在生成式AI招聘的需求以技术岗位为主,包括算法工程师、自然语言处理等研发人才,但毕业生应聘的岗位则以产品经理、运营等?技术岗位居多。

王莹说,目前市场上的技术人才数量“完全不够”,且无法支撑AI产业的扩张。她说,这样的缺口在短期内会一直存在着,而很多企业也不得不转向国外来吸引人才,以缓解招聘压力。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