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疫情阴影 中国奢侈品市场强劲复苏
中国奢侈品市场在总体消费市场复苏缓慢的环境中异军突起,今年以来海外奢侈品牌营业额在中国市场的拉动下频频传来捷报,中国迎来一阵奢侈品牌高管访华潮。
奢侈品市场的强劲复苏和整体低迷的消费环境形成强烈对比,受访学者分析,下来半年至一年内料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趋势,中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暴发,较低收入人群则继续采取谨慎的消费态度。
中国消费市场在年初防疫政策松绑后未出现强劲的V型复苏,今年首四个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于预期,同比增长仅达8.5%。4月的总额甚至出现回落迹象,从3月的3万7855亿元人民币(约7135.45亿新元)降至3万4910亿元人民币,跌幅达7.8%。
中国整体消费市场仍在缓步走出疫情的寒冬,但主攻高端消费人群的奢侈品市场却提早迎来了复苏的暖春。北京高端商场周末已重现人潮,路易威登(LV)、爱马仕、香奈儿等高端品牌门店外排起人龙;穿着一身精品、一手拿着名牌包,一手拎着精品店纸袋的高端消费者,在商场里比比皆是。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占全球的市场份额超过三成。贝恩公司(Bain & Company)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个人奢侈品销售额在2022年一度结束连续五年的飞速增长,同比下降10%。但各大品牌今年迅速扭转了去年的颓势,单看中国消费数据,首四个月金银珠宝类的消费增长明显高于整体消费增长水平,同比增长达18.5%。
今年第一季,奢侈品巨头LVMH在中国市场的拉动下收入同比增长17%,其中以中国市场为主,不包括日本的亚洲地区销售额同比增长14%,营收同比增长37%,在各地区中增幅最大。LVMH在一季报中指出,亚洲市场出现了显著的反弹,并对中国经济的复苏表示“非常乐观”。
另一法国奢侈品巨头爱马仕第一季度的表现也超出预期,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2.3%,不包括日本的亚洲销售额增长23%;爱马仕也把飞速的增长归功于中国市场强劲消费需求。有分析预计,今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将大涨三成,并恢复至2021年的水平。
36岁的销售高管林姝(化名)是防疫政策松绑后回流的奢侈品顾客之一,她在疫情前十几年来每年大约会花数万元人民币购买奢侈品来犒赏自己,香奈儿、路易威登、爱马仕都是她再熟悉不过的品牌。
过去三年多来,林姝在疫情期间把重心转向孩子的教育和自我提升,暂停购买奢侈品。但今年初在家庭开销较稳定后,她再次踏入精品店,花了约5万元购买圣罗兰和迪奥包包。
林姝的年收入达到30至50万元人民币,以中国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万9283元人民币的水平来看属于高收入群体,在一线城市北京则属于中高收入人群。她的社交圈子中,和她年龄相仿的女性大多都有买奢侈品的习惯,名牌服饰已成为大城市中高收入人群的身份象征。
林姝说:“在买奢侈品前,第一点是考虑我对未来的经济能力是否有确定性,这几年疫情整体环境不太好,各个行业的前景的不确定因素都增多,在奢侈品方面的消费自然会降低,但今年开始不少中高收入的人对未来还是有点期许。”
分析:反映贫富差距问题
海外奢侈品品牌对中国市场复苏的乐观情绪,也体现在奢侈品巨头公司高管密集的访华行程中。根据中国媒体统计,今年已有超过20位国际奢侈品和高端美妆企业高管到访中国, 包括法国奢侈品巨头开云集团(Kering)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皮诺(Francois Henri Pinault)、美国奢侈品公司Capri集团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艾多尔(John Idol),以及Prada集团首席执行官盖拉(Andrea Guerra);也有消息称LVMH集团创始人阿尔诺(Bernard Arnault)将于本月访华。
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姚树洁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奢侈品市场的强劲回弹显示,疫情对高端消费群体的影响较小,对中低端收入人口的影响较大;中国消费市场疫情后存在较大的潜力,但目前中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暴发的同时,较低收入人群仍继续采取谨慎的消费态度,这个趋势料会持续大约半年至一年。
2020年底至2021年,中国从第一波冠病疫情中恢复时,奢侈品市场也曾出现超速复苏。中国经济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学家王军研判,目前再次出现类似的趋势,显示这两次经济复苏都存在结构性的不平衡,用于对冲经济下行的政策也是偏结构性的,例如财政投资更多的是用于支持基建,而不是用于补贴居民。这些问题反映在居民收入上,就呈现出中低收入群体增长比较慢,而高收入群体享有更多复苏红利的情况。
王军认为,奢侈品市场回弹的趋势体现更深层的贫富差距问题,这个问题并非中国独有。但对中国政府而言,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增强低收入者、失业者等弱势群体抵御各种经济波动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若这种不平衡的消费趋势持续,将难以对整体经济带来长期的良性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