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地解禁路边摊分析:体现经济转型“阵痛”
为提振消费和增加城市烟火气息,中国多地近期相继出台条例规范摆摊,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受访学者分析,政策转变体现了中国经济在疫后放缓所面临的转型“阵痛”,但也意味着城市管理从“一刀切”趋向更人性化的模式。
深圳市近日通过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取消了禁止“商店、门店超门、窗外墙摆卖、经营”的规定,允许街道办根据方便群众、布局合理、监管有序的原则划定摊贩经营场所。新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生效。
除了深圳,北京、上海、杭州、昆明、兰州等中国大城市今年来也已陆续出台类似规定。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海外版今年3月在一篇报道中指出,放宽摆摊规范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提升商业活跃度和繁荣度,更大程度激发消费潜力。
中国今年初放开疫情管控,消费和外贸额提高让今年首季录得超预期的4.5%增长。不过,其他经济指标,如星期四(5月11日)公布的4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增幅放缓、生产价格指数(PPI)下降,以及仍高居不下的失业率,令业界担忧中国经济不均衡复苏的前景。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钟坚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三年疫情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服务业在这段期间大受打击,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而允许人们摆地摊是推动经济复苏,解决社会底层就业问题最立竿见影的做法。钟坚认为,这也是中国经济在疫后所要面临的转型“阵痛”。
钟坚说,政府似乎从“淄博烧烤”得到启示,即只要符合人们需求,皆可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不一定只限于高大上的产品和服务。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曾在2020年5月提倡推动地摊经济以缓解经济压力,多地随后也一度出现地摊热。不过,多家官媒在几天后相续为地摊经济“降温”,指各城市不应盲目跟风。《北京日报》在一篇社论中直言地摊经济不适合北京,“不应也不能发展那些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不利于营造和谐宜居环境的经济业态”。
至于官方对地摊经济的态度是否会在未来又出现转变,钟坚研判,政府应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政策进行调整,但再次全面禁止的可能性不大。他补充,新条例反映了政府施政方向和思维的转变,从“一刀切”转向更人性化和多元的管理模式,更重视城市现代化、文明发展和经济的多样性。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管理学研究员黄石鼎受访时指出,市民是城市的主体,而城市的标准不应只注重干净整洁的市容,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城市好感度。他说,恢复路边摊经营活动意味着,官方更能意识到城市发展以人为本的重心,以更精细化的治理模式,满足不同阶层人士的消费和就业需求,提高城市的人情味和烟火气息。
深圳目前还没有放开对路边摊的管制,摊贩与执法人员“猫抓老鼠”的画面天天还在上演。记者走访深圳龙岗区布吉街道发现,有不少路边摊贩在晚上10点后陆续出来摆摊,自成一条“美食街”。
大多数受访路边摊贩对新条例表示支持,认为这将改善他们的营业条件,不必为躲避城管而到处奔波。不过,不少摊贩也担心规范后竞争会增加,营业成本提高,以及被划定摆摊地点人流量等问题。
一名售卖饮料的李先生说:“我们一天晚上只赚100多元(人民币,下同,约20新元),如果规范后官方要收费,顾客流量不够,利润就会大大减少。”
有附近居民也担心,放宽管制会使交通更拥堵,对环境卫生和消防安全造成影响。
一名开店售卖臭豆腐的张先生感叹,路边摊贩是他的直接竞争对手,但对方没什么营业成本,而他每个月须缴1万5000元的租金。
黄石鼎认为,地摊经济的发展无疑将考验各地政府的城市治理能力,因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和矛盾错综复杂。然而,这些矛盾并非不可化解,关键在于政府能否找出符合各方利益的平衡点。他提议,官方设立一个反馈机制,让各方利益代表都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建议和诉求,通过协商达成一套大家都可接受的标准。
钟坚也认为,中国大陆各个城市可参考新加坡、台湾、东京等城市的经验,找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