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王纬温:“新10条”防“新病”:中国准备重开了吗?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2-12-08 08:32

早点

双重喜庆

中共政治局星期三(12月7日)一早开会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重点后,中国国家卫健委中午随即颁布优化防疫“新10条”措施,一前一后释放防疫立场和政策松绑的强烈信号,为结束持续近三年最严格冠病管控措施、告别动态清零铺平道路。

《北京日报》同日引述著名中医药专家谷晓红,建议“新冠肺炎”应更名为“新冠病毒传染病”,因冠病病毒已变异成另一种病,轻症者应更多选择居家治疗。官方出台新10条应对“新病”,恰逢其时。

奥密克戎肆虐的这个冬季,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全数沦陷,单日本土总病例数在11月27日达到4万零52起的高峰。不少地方政府措手不及,在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与不搞“层层加码”“一刀切”之间陷入两难,结果是采取“嘴上不说、实际在做”的大范围封控,规避优化防疫20条措施的要求。

封控的结果不仅造成经济停滞,还导致更多因过度防疫引发的次生灾害。

11月24日晚乌鲁木齐民居高楼发生一场大火造成严重伤亡,引发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民众抗议严厉防疫的示威浪潮。

“白纸运动”换来了中国副总理孙春兰,11月30日首度承认,奥密克戎致病性减弱,并不再提动态清零。

中国媒体连续数日呼应孙春兰的讲法,并不断淡化奥密克戎危害性。星期三由中国官方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对明年经济提出三项尤为重要、去年底在相同会议上不曾提出的指示,即“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以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这场会议也未延续去年12月要求防疫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提法。

中国进出口今年10月双双出现逾两年的首次下滑后,星期三通报最新出口和进口数据,同比分别重挫8.7%和10.6%。出口数据为前年武汉封城以来最糟,反映中国国内经济正受严厉防控重击。

全球经济明年受衰退阴影笼罩,外贸明显已不能如清零政策实施相对成功的2021年,再扮演为中国经济托底的重要角色。

中共政治局最新的定调,表明高层已意识到清零政策对经济社会稳定的危害,已付出不可承受的代价,翻过清零这一页势在必行。

政治局会议还一改去年仅强调内需的提法,同时强调吸引外资,希望争取更实质的外部资金进入,为进一步放松防疫、更大力度开放国门带来可能。

根据官方文件,新10条可归纳为放松、优化及严禁等三类措施,包括放松封控、核酸检测、集中隔离、购药;加快年长者疫苗接种、加强弱势群体健康情况摸底、学校防控;严禁非高风险区停工、停产、停业,以及过去三年屡次造成悲剧的各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

这些措施,显然也在复制其他国家,终结封控冠病、迈向开放的经验。

官员和防疫专家,在新10条新闻发布会上回答媒体15道问题,主要展现中国对调整防疫有充足信心,但也透露对完全放开仍有保留和忧虑。

防疫专家梁万年等,在会中反复强调,中国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已逾90%,中国已开展接种逾34亿剂次,现职党国领导人都接种国产疫苗,继续为国产疫苗背书,表明中国目前仍无意从西方进口mRNA疫苗。

不过,梁万年也指出“做好准备、提升应对能力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面临显著医疗资源短板,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老年人等疫苗接种覆盖率也不够理想,暗示中国要恢复到疫情前的生活状态尚有一段路要走。

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则警告“新冠大流行尚未结束,疫情风险仍然存在”,显示中国尚未解除对冠病的警惕。

中国也未准备进一步放松入境管制。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仅表示将“逐步推进、加快推进,进一步优化完善”,没有提供时间表或路线图。

中国股市星期三对新10条的反应是先升后跌,对过渡期可能出现的混乱,及重新开放可能带来一波感染潮的疑虑,挥之不去。

不过,中国防疫缓口气后,能否很快走完“缓慢、痛苦而崎岖”的重放之路,相信病毒变种、死亡病例数、加护病床占用率,以及地方是否准确执行新10条都是关键,也将是舆论密切关注的重点。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