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面临巨大信任赤字问题
早
点
北看记
中共二十大落幕后,新一届最高层名单为资本市场投下震撼弹。大陆、港股与美国中概股皆应声重挫,恒指星期一(24日)更创2008年以来最大跌幅。而在这之后的几天里,即使中国第三季经济表现优于预期、四大金融监管部门发声安抚市场,总算让港股部分反弹,但沪深指数截至星期四仍无法收复失地。
投资者是被新出炉的中共最高领导班子的构成吓坏了。据日资的英语媒体《金融时报》报道,有受访欧洲律师称,他已接到三个中国超高净值家族指示启动“逃生”计划。用中国网络用语,就是把资产与个人国籍“润”(取自英语“run”,意为跑)出国外。
股市暴跌反射的是各方对新领导班子揭盅后,对中国走向的迷茫、未知,甚至是惶恐,这些情绪同时存在于中国国内外。
在二十大前,部分投资者还曾期望大会结束后,中国会迎来疫情防控的松绑。结果,二十大非但没看到松绑的曙光,而是重申原有政策导向将维持不变——政治会继续凌驾经济,中国高层会更重视安全与管控;共同富裕将继续推进,让富人担心财富安全;中美的意识形态之争更为加剧,进一步提升脱钩风险……期望与失望的反差,让人们不易消化。
二十大闭幕隔天产生的新领导班子更是超出人们意料:不止新晋政治局常委中无人有中央政府行政经验,整个政治局都无人有国务院领导经验,显示国务院系统遭到排除。没有中央工作经验的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直升中共“二把手”,团派干部悉数“出(政治)局”。今后,领导班子应该是十分忠诚了,但也缺少了多元性与权力制衡,加大政策出错的风险。
如果说,股市是投资机构判断与股民情绪的反射器,现象级的政治新闻“胡锦涛中途离场事件”就是各方不满的宣泄点。连日来,国际媒体、网络论坛不停分析中共前总书记胡锦涛星期天(23日)在二十大闭幕会中途离场的视频画面,还配上看图造句与作文,呈现党政类新闻罕见的大众舆论狂欢,说法还愈来愈离奇。
事实上,浏览各家评论人与学者的说法,不论他们对中共的态度是积极或消极,基本上都不认为胡锦涛离场事件有政治解读的必要。首先,如果去看更完整的视频画面,就能看到胡锦涛离场前,与现任总书记中国官方有一段密切交谈,虽然他离场的神态的确显得不情愿,但临走时也与中国官方和李克强各打了招呼,足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正常的。其次,中央委员投票当天上午已经完成,在场的胡锦涛也完成了投票,他不可能没看过名单或临时才知道最终的人事安排。更重要的是,如果高层真有掩盖不住的矛盾,凡事强调严密管控的中共高层,难道不能预防不和谐的意外插曲在媒体入场后出现吗?
这些结论其实都不难做出。然而,在如雪球般滚大的网络舆论里,理性与抽离的声音显得无力而薄弱。这一方面要归咎于官媒至今都没有公开透彻地说明事件全过程,“胡锦涛半途立场”话题延烧不止也深刻反映出,人们需要表达不满的情感宣泄口。有时事评论人形容,对这起事件的反应,俨然成了一种道德站队。
震惊与怨恨的情绪,连日来影响了许多人。大会开完后,人心没有稳定,而是更为不稳。有人以讽刺语气形容,中国的未来更确定了——确定看不到希望。这些反应相信都是中国官方始料未及的,反映出官方对外界反应缺少预判,官方的认知与外界价值观存在明显落差。
这种落差不止存在中外中间,还存在于官方与中国社会精英甚至普通人中间。因为,中国社会民智已开,精英乃至普通人对于文明社会的形态有自身的理解,这些理解甚至可能更接近西方社会;民众对言论空间、对自身安全也有一定需求。“中国式现代化”能否符合他们的理解,满足他们的需求?这需要探索与时间来回答。
中共要领导中国走上自身发展道路,这有其合理性,也并不容易,谨慎前进,维持外界的信心对中国持续发展不可谓不重要。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也有一定责任让外界能有稳定预期。
二十大之后,北京突然面临一个巨大的信任赤字。中共新领导班子给自己定下了许多目标,他们有许多事情要做,包括需要走出当前与世界隔离的状态,重振经济,而眼前的第一件重任,是修补信任与信心。
新晋中共政治局常委中,书记处书记蔡奇将分管党务与意识形态;政治局委员李书磊已确定出任中央宣传部长,如何“说好中国故事”,他们可谓任重道远。希望他们有更多创新思维,在中外社会都能以接地气的方式讲故事。在“新时代”与更复杂的各种挑战下,勿让人们对中国继续保持希望变成一件须倍加努力方能做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