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缪宗翰:北约将向中国传递“强硬”信号?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2-06-30 07:21

早点

珥笔侧记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峰会周二(6月28日)起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召开,除了聚焦俄乌战事,另一项重头戏便是新版的“战略构想”将提及中国,美国事前更指有信心会纳入“强硬”(strong)措词。此举自然引起北京不满,接连发声批评。究竟这个二战后代表欧美阵营的重要防务同盟,将对中国释出什么信号,格外引人关注。

这次北约峰会开始前,七大工业国集团(G7)峰会26日率先在德国登场。会后公报14次提及中国,内容涉及南中国海、台海、香港,以及新疆、西藏人权问题,并指G7国家将共同致力于应对中国的“不公平经济行为”挑战,包括减少对中国的战略依赖、提升供应链韧性、加强在关键领域合作等。公报同时要求中国应积极行动,促成俄罗斯从乌克兰撤军。

紧接着举行的北约峰会也将重点扩大到中俄威胁,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领导人也以“亚太四伙伴”(Asia-Pacific Four)身份受邀参加。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周一便形容,北约组织与G7成员国对于中国构成的挑战,观点愈来愈一致。

回顾2021年的北约峰会也同样紧接在G7峰会之后召开,当时的公报正式将中国列为北约面临的系统性安全威胁,全文十度提及“中国”一词,并指北约将“以捍卫联盟安全利益为目的与中国交涉”。

这次北约峰会前,美国国家安全会议战略沟通协调官科比上周五(6月24日)提到,盟国曾讨论并商议中国对国际安全构成的威胁,不只是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北约“新战略构想”将反映出对中国的忧虑,包括中国的经济行为等。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接受德国《明镜周刊》(Der Spiegel)访问时说,2010年峰会通过的战略构想,完全没提到中国,这次不会再发生。他并强调,中国不是北约的对手,不过中国崛起对北约的利益、安全和价值是挑战,北约会努力在这次峰会做出决定,向中国传递清楚讯息。

对于美国与北约组织的说法,中国近日则加以驳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周二批评,北约作为冷战产物和全球最大军事联盟,长期固守陈旧安全观念,早已沦为个别国家维持霸权的工具,“所谓新战略文件,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实质上没有改变制造假想敌、搞阵营对抗的冷战思维”。

中国外长王毅当天会见即将离任的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郁白时更向欧洲喊话,指欧方要对中国的发展方向形成更客观和正确的认知,并重申“中欧是伙伴,不是对手,更不是制度性对手”。

事实上,随着乌克兰情势变化,中国今年以来对北约的批评未曾停歇。俄乌战争开打前,中国与俄罗斯便在2月4日发表联合声明,共同表态反对北约扩张。

之后,王毅3月在全国两会外长记者会上,批评美国“印太战略”正成为集团政治的代名词,真正目的是企图搞“印太版的北约”,维护以美国为主导的霸权体系。

由此,分析普遍认为,这次北约峰会计划提出的“新战略构想”如何描述对中关系,势将进一步影响全球政局变化。

不过,目前多数北约成员国都与中国经贸往来密切,而这次参与峰会的日本、韩国更是如此。北约国家要如何描述与中国的关系,也难免陷入歧见。

路透社上周曾引述白宫官员表示,美国有信心北约新战略文件将纳入针对中国的“强硬”措词,但仍在磋商提及中国的方式。

报道引述一名北约外交官的说法,美、英力主更强烈的用词,而法、德则倾向较节制的用词。折衷说法可能称中国为“系统性挑战”,并加入较为平衡的说法,表明愿在“共同利益领域”和北京合作。

除了上述可预见的北约成员意见分歧外,美国自5月下旬起便持续释出总统拜登将与中国官方通话的讯息。

在过去这段期间,中国提及中美关系时多重申拜登先前与中国官方通话时的承诺:美国不寻求与中国打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体制、不寻求通过强化同盟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独,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

倘若美方极力推动习拜通话,自然不能无视上述说法。以此推断,在研议北约战略构想时,便将多一分顾虑;加上还要顾及法德等欧洲盟友意志,这份战略构想即便措词“强硬”,但整体对中基调应不会有出人意料的论述。不过,对北约而言,在战略构想纳入对中陈述,无疑已是一大突破。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