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中国研究:冠病患者康复逾两年仍有症状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2-05-12 13:49

中国团队发表的最新冠病患者随访研究显示,有患者康复逾两年仍有症状。研究团队称,无论最初疾病的严重程度如何,出院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时间都有改善,大多数人在两年内重返工作岗位。但症状性后遗症的负担仍相当高,研究参与者在两年后的健康状况明显低于普通人群。

据澎湃新闻报道,由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王健伟教授率领的团队完成至今最长的冠病患者随访研究,今天(12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呼吸医学》(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题为“冠病患者住院治疗后两年的健康情况:一项纵向队列研究”(Health outcomes in people 2 years after surviving hospitalisation with COVID-19: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曹彬说,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定比例的冠病住院幸存者来说,虽然他们可能已经清除了最初的感染,但需要两年多时间才能从冠病中完全康复。

他强调,持续的冠病幸存者随访,特别是那些有long COVID(冠病长期影响)症状的人,对于了解疾病的较长病程至关重要,进一步探索康复计划对恢复也至关重要。

曹彬提醒,需要继续为很大一部分冠病患者提供支持,并了解疫苗、新出现的治疗方法和冠病病毒突变体如何影响长期健康结果。

研究介绍,2020年1月7日至2020年5月29日期间,武汉金银潭医院冠病患者出院共计2469例。其中1192名幸存者在三次随访中完成评估并纳入最终分析,其中1119人(94%)在感染后两年接受面对面访谈。随访时间包括六个月、12个月和两年。

评估包括6分钟步行测试(6MWD)、实验室测试和有关症状、精神健康、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是否重返工作岗位以及出院后的医疗使用的问卷调查。

通过比较有无冠病长期影响症状的参与者,确定冠病长期影响症状对生活质量、运动能力、心理健康和医疗保健使用的影响。两年的健康情况由年龄、性别和共病匹配的对照组确定,对照组为无冠病感染史的一般人群。

研究参与者出院时的中位年龄为57岁(48岁至65岁),其中551人(46%)为女性。发病后六个月随访中位时间为185天(IQR 175天至197天),12个月随访中位时间为349天(337天至360天),两年随访中位时间为685天(675天至698天)。

研究显示,最初发病六个月后,68%(777/1149)的参与者报告了至少一种症状;感染两年后,这一比例下降到55%(650/1190)。其中,疲劳或肌肉无力是报告最多的症状,从六个月时的52%(593/1151)下降到两年时的30%(357/1190)。

在最初发病两年后,冠病患者的健康状况通常比普通人群差,31%(351/ 1127)报告疲劳或肌肉无力,31%(354/1127)报告睡眠困难。非冠病参与者报告这些症状的比例则分别为5%(55/1127)和14%(153/1127)。冠病患者也更有可能报告一些其他症状,包括关节疼痛、心悸、头晕和头痛等。

在生活质量调查问卷中,相比非冠病参与者,冠病患者也更经常报告疼痛或不适和焦虑或抑郁。不过,研究也同时提到,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持续改善,尤其在焦虑或抑郁方面:出现焦虑或抑郁症状的个体比例从六个月时的23%(256/1105)下降到两年时的12% (143/1191) 。

研究进一步分析,大约一半的研究参与者(650/1190)在两年内出现冠病长期影响症状,并报告生活质量低于那些没有冠病长期影响症状的人。在报告冠病长期影响症状的参与者中,心理健康调查问卷显示,35%(228/650)报告有疼痛或不适,19%(123/650)报告有焦虑或抑郁。没有冠病长期影响症状患者上述两项报告比例分别为10%(55/540)和4%(19/540)。冠病长期影响症状患者也更经常报告他们的行动能力(5%[33/650])或活动水平(4%[24/540])出现问题,而非冠病长期影响症状参与者分别为(1%[8/540])和(2%[10/540])。

研究还提到,冠病长期影响症状参与者在出院后更经常需要卫生保健服务,26%(169/648)报告了门诊就诊,而非冠病长期影响症状参与者中只有11%(57/538)。冠病长期影响症状参与者的住院率为17%(107/648),高于没有l冠病长期影响症状参与者的10%(52/538)。

此外,不管最初疾病的严重程度如何,89%(438/494)研究参与者在两年后重返原来的工作岗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访两年,危重患者的限制性通气障碍和肺弥散性损伤负担明显高于对照组。

研究团队计划对这些群体进行年度随访,以确定冠病长期影响症状的长期自然病程,并同时提醒,迫切需要探索冠病长期影响症状的发病机制,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冠病长期影响症状的风险。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