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中国城投企业竭力“续命”
路透北京5月27日 - “一些城投也估计自己的资金链会断,但他们的态度就是‘我不能做第一个’,想尽办法往下续,”一位给多地城投企业进行非标融资的人士称,按照一些地区不成文的规定,成为“第一个”会遭处分。
随着中国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控日益趋严、各类融资渠道持续收紧以及市场对违约风险认知增强,城投企业两级分化格局在今年进一步加剧。业内人士指出,城投融资政策趋紧加大再融资压力,而资金愈发向经济发达的头部省份及地区集中,使得弱质城投平台的资金链断裂风险“一触即发”。
上述人士称,今年其所在公司对城投的非标融资,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福建、广东省,以及浙江部分发达地区;全国其余地区或是维持存量规模不变、或是压缩,因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较大。
“今年最缺钱的竟然是上海,成了政府融资最多的地区,这个之前谁也没有预料到,”该人士称。
他指出,今年城投平台整体缺钱,一些项目如城区拆迁,拆迁补偿款都是现金给付,另外去年疫情后地方基建项目也在加码,但由于政府整体缺乏资金,而银行一般很少投资公益类项目,所以即便是发达地区的城投平台也面临资金“饥渴”。
“小区县的平台可能真的会爆。”他称。
他并指出,今年该公司在业务布局上,“云贵是彻底不做了,河南自从永煤出事后也不做了,山东部分地区维持存量,部分地区只做市级业务,其他好的地方市级平台,如果有敞口释放会做一些,但会控制增量。”
一位公募基金投资部门负责人也表示,其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率较高、金融支持资源较少的领域,已经非常谨慎,投资的标的范围也会向上提一级。
东北证券近期发布研报称,城投平台的融资渠道越来越来紧。2018年以来,委贷、信托、金交所、P2P,各种融资渠道陆续瘫痪。去年底开始,债务压力大的所谓“红档”、“黄档”区域的发债也开始受到限制。过去这些年,城投债券每年净融资规模均有所增加,发债渠道的收紧对于平台的资金腾挪和存续债务的兑付会造成较大压力。
**金融风险传染需提前考量**
无疑,今年城投平台的融资环境已相当严峻,而在大量再融资需求的背景下,不排除引发尾部信用风险的可能性。业内人士指出,河南永煤事件已经让市场意识到,公开债务违约给当地融资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要真正从顶层设计角度考虑,市场化化解城投债务所带来的风险以及应对举措。
“今年融资环境很紧,可能会发生一些风险事件,”上述公募基金人士称,但金融市场最无情的地方在于,即便是再弱资质的城投,其违约的影响一定会传导到当地金融机构,继而通过金融体系传导到全国。。
一位资深评级人士称,今年一系列政策导向十分明确,即依据市场化原则,以打破刚兑的方式处置一些弱资质、弱平台的债务,这就需要对可能发生风险的广度、深度以及是否会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进行压力测试。
另外,地方商业银行是投资城投债的主力军,在地方城投打破刚兑后对银行不良率的影响也需要考虑在内。
“除了财政实力确实雄厚的区域,其他省份如果强行清理债务,可能会引发区域性的资金链断裂风险,典型的如河南和重庆,而在去年之前,内蒙、云南、贵州等省份都已经比较困难。”前述对多地城投开展非标融资的人士称。(完)
审校 吴云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