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称关税战不报复才是最优解 分析:中美仍有谈判空间
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挥动关税“第一棒”的一个星期后,中国央行原行长易纲公开发言称,中国面对高关税不予报复,才是经济上的最优解。
受访学者分析,易纲的言论反映中国金融圈高层的务实心态和主张,显示中美贸易战还有谈判对话的空间;但也有受访学者认为,易纲发言仅代表个人,是在提前铺垫让民众不要走极端。
据财新网报道,易纲星期三(12月4日)在日本举行的“第20届东京—北京论坛”上说,面对特朗普上任后的“小院高墙”和高关税政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不予报复是一种最优解。
不过,易纲也指出,“从政治学来说,不报复可能没办法对付国内的民意”,这使得政策决定者可能被迫做出一些从经济学角度看来不合理的事。
他同时提到,中国和日本都是自由贸易的受益者,都想坚持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对接全世界的经贸规则,一贯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易纲的言论星期四(5日)在中国互联网引发讨论和质疑。有网民认为,不报复意味着中国妥协和退让,会让美国发起贸易战时更肆无忌惮。
财新网相关报道对于“不报复才是最优解”的表述,星期四晚上调整为“自由贸易仍是最优解”。与易纲“不报复”有关的言论,在中国互联网上也已找不到。
特朗普上周宣布将在上任后提高加拿大、墨西哥关税至25%,同时对中国加征10%关税。中国官方本周陆续作出回应,商务部星期二(3日)宣布,禁止对美国出口石墨、镓、锗等两用物项。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同一天强调,关税武器化不可能包治百病,取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将动摇全球贸易体系的根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新闻司司长华春莹隔天则在社交媒体上发漫画,讽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分析,中国对于美国进行大规模贸易战不可能完全退避三舍,但易纲的公开发言确实也代表中国金融圈高层的务实心态和主张。
朱锋认为,易纲的发言也向中国民众发出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不要以为特朗普上任后,中美贸易战就会完全大打出手,“这完全不符合今天中美两国的经贸联系和共同利益”。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的报告,特朗普2018年对中国发起第一轮贸易战,造成两败俱伤。全球金融企业麦格理上月的一份报告预计,如果中美贸易战在特朗普第二个任期内扩大,将拖累中国经济增长下降两个百分点。
在中国经济尚未走出困局,出口内需多方面承压的当下,一部分观点认为,易纲的观点也体现中国高层的两难。经过第一轮贸易战,中国看到对等还手并非最明智的选择;面对新一轮贸易战时,既不能不还手,又不想两败俱伤。
不过,朱锋指出,拜登政府今年5月对中国电动车、锂电池等“新三样”加征关税时,中国并未作出激烈反应,可见美国即便发动新一轮大规模贸易战,中国也不会完全采取对等报复或深化贸易战的对抗性做法。
学者:中美双边对打不符合国际规则
上海学者沈丁立则认为,易纲的发言可能是“个人行为”,甚至是他个人为官方对贸易战2.0态度放缓提前外宣和铺垫,让民众不要走极端。
沈丁立指出,美国使用单边增税施压中国,违反世贸组织的争议解决原则;中国对美国单边针对予以直接反击,同样构成摆脱世贸组织的单边行为。如此双边对打,都不符合这两个国家作为联合国成员理应遵守相关国际规则的责任。
他说:“报复不是不可,但必须在得到多边授权之后才可以。即使报复,也应量力而行,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