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下午察:美国中期选举后,中美关系难现曙光


 新闻归类:国际时政 |  更新时间:2022-11-12 00:40
下午察:美国中期选举后,中美关系难现曙光

美国11月8日举行了备受瞩目的中期选举,这场选举将决定两大党中哪一党会取得参众两院的控制权,从而决定美国政治未来两年的走向。除了关系到美国国内政治,外界也关注,美国国会两院经选举重新洗牌后,美国对华外交基调将会有怎样的改变。

“红潮”未现的美中期选举

本次的中期选举候选人将竞选参议院100席中的35个席位和众议院的全部435个席位,目前民主党控制着两院,如果共和党要夺得议院控制权,就必须拿下过半席位。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星期五(11月11日)的最新统计,共和党在众议院拿下了211席,小幅领先民主党13个席位;参议院的选情更为激烈,目前共和党拿下49席,仅领先民主党一席,暂时难分胜负。

外界普遍预测,共和党有望重夺众议院的控制权,但民主党仍将以些微的优势守住参议院。

在美国政坛中以红色为代表的共和党没有如预料中掀起大胜的“红色浪潮”,虽然有望拿下众议院,但所得席次不如预期,在多个州的选情也频频遇挫;以蓝色为代表的民主党则超出预期地守住许多阵地,还拿下了宾夕法尼亚州这一关键州的参院席位,拜登有望不会成为“跛脚鸭”总统。

竞选宾夕法尼亚州参议员的民主党候选人费特曼(图)击败了共和党对手奥兹,让民主党拿下了这一关键州的参院席位。(路透社)

虽然拜登没有如预期般被美国选民狠狠地教训一顿,但他仍很可能丢失众议院的控制权,在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牵制,让他在国内立法和外交方向的制定上无法像前两年那样一帆风顺。

拜登强硬的对华路线

拜登在2020年击败寻求连任总统的特朗普成功入主白宫。任内前两年,他基本延续了特朗普的对华鹰派路线,持续针对华为等中国科技大厂,在军事和科技领域扩大对华出口限制。

和特朗普路线比较起来,拜登走得更远,包括更强硬地打“人权牌”、四度发表军事协防台湾的言论、以“民主与专制”的二元划分法来定义中美关系等。

中美两国领导人这两年间进行了数次通话,双方基本保持克制,两国的竞争没有进一步演变成更大范围的冲突,然而中美关系似乎没有呈现好转迹象。

美国总统拜登去年11月15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视讯通话。(路透社)

尤其是今年8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罗西到台湾开展历史性的访问后,中国宣布取消安排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及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同时,中美在非法移民遣返、刑事司法协助、打击跨国犯罪和禁毒领域的合作,全部都被暂停;此前一度被认为有可能成为中美合作突破口的气候变化商谈,也被纳入暂停名单,中美关系跌入谷底。

佩洛西(左)今年8月到台湾开展为期两天的访问行程,期间与台湾蔡英文(右)会晤,图为两人在台湾府召开记者会。(路透社)

此外,拜登政府近两年通过的好几个法案,包括《芯片与科学法案》《国家关键能力防御法案》和《防止强迫维吾尔人劳动法》,及目前还在审议中的《国防法案》和《台湾政策法》,都很明显地冲着北京而去,似乎没有要为中美关系的恶化踩刹车的意思。

拜登政府在今年10月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也相当明确地提到中国作为美国竞争对手的地位。报告称:“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重塑国际秩序意图的竞争者,也逐渐拥有经济、外交、军事和科技力量来推进这一目标”。

在中美两国剑拔弩张之际,如果共和党拿下众议院,是否意味着拜登对华祭出的高压政策将会被逆转,接下来两年拜登是否就无法再对中国祭出更加强硬的政策?

一般分析认为,这不太可能发生。

中期选举无助重建中美关系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波士顿学院政治学教授陆伯彬(Robert Ross)向美国之音分析,美国两党就需要通过立法保护美国的技术和国防优势免受中国威胁的共识十分强烈,这个共识不会有所改变。

华府智库美国外交关系协会星期三刊文分析,目前有五分之四的美国人对中国抱持负面看法,这一面倒的民意奠定了对华鹰派的立场持续在华府内部成为主流。因此,很少有人会愿意冒险不对中国采取强硬的立场,因为他们会被打上对华“软弱”的标签,在国会陷入单打独斗的局面。

不过,文章也认为,华府仍有机会在日益强硬的对华路线上做出让步,包括撤销部分对华关税,因为这受到两党部分议员的认同,但继续对北京祭出强硬政策仍可能是未来的基本规则。

此外,有专家认为,共和党对华采取的态度事实上比民主党来得更加强硬。一旦共和党进入国会,真实的情况很可能是,共和党不但不会阻止拜登对北京采取强硬作为,反而会批评拜登对华过度软弱。因此,没看到“红潮”席卷这次选举,北京应是松了一口气。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向《南华早报》分析,共和党可能会更加强硬地干预中国的内部事务,夸大台湾问题,进一步推动贸易保护主义。

他还指出,由于共和党在气候变迁的议题上抱持怀疑态度,反对在气候变化议题与他国合作,也将对中美气候合作带来阻碍。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也认为,如果共和党在这次选举中得利,特朗普2024年重返白宫,中美关系只会进一步恶化。虽然两党对北京都不友善,但对北京来说,和共和党比较起来,民主党可能只属于小巫。

众议院共和党党领袖麦卡锡(Kevin McCarthy)早前就透露,在拿下众议院多数席位后,共和党将成立一个针对中国问题的特别委员会,调查冠病起源、中国从美企窃取知识产权的指控及中国带来的军事和经济威胁。

麦卡锡称,共和党计划在取得众议院多数席位后,成立一个针对中国问题的特别委员会,调查冠病起源等。图为麦卡锡星期三华盛顿的一个活动上讲话。(法新社)

事实上,麦卡锡在2020年曾尝试设立类似的两党委员会,但民主党没有加入,之后麦卡锡成立了一个由共和党议员组成的众议院“中国工作组”(China Task Force),为应对“中国威胁”制定法律蓝图。

不过,新泽西拉玛珀学院政治学副教授陈鼎认为,相较于众议院,参议院在外交领域的话语权更大,因此,如果民主党持续在参议院保持微弱优势,拜登仍有一些推动与北京合作的空间,例如气候变化议题。

中美关系有没有办法重见曙光?

事实上,美国对华态度日趋强硬,也引发部分美国前高官和中国问题专家的担忧。彭博社上星期六(11月5日)报道,他们除了质疑华府日益激进地将北京视为威胁的背后逻辑,也对华府日趋强硬的论述和立场提出了担忧,尤其白宫提出北京即将武统台湾的论述,在他们看来近似于信口开河。

这些人认为,华府日趋鹰派的立场和论述除了限制美国应对危机爆发时的回旋空间,还可能进一步升级局势,加速危机的到来。

然而,在当前,这类声音在华府内部可能只属于少数派。

白宫星期四(11月10日)发文告宣布,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印尼峇厘岛举行G20峰会期间会面,这也是拜登上任后,首次与习近平举行面对面的会谈。文告指出,两人将讨论如何维持和深化中美之间的沟通,负责任地管控竞争,并且在双方利益一致的领域,特别是影响到国际社会的跨国挑战中合作。

全世界都深知中美关系不能再继续恶化,两名领导人的会面无疑是好消息。不过,在政治利益这一堵高墙前,外界更加担心,即使两人已经面对面坐下来谈了,两国是否能够摆脱相互指责和制裁的循环?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