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从马斯克看中美太空之争
美国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又再一次成为中国舆论的谈资了。不过,这一次将马斯克推上风口浪尖的,并不是他脱口而出的惊句,也不是他突然兴起而引用的一首诗,更不是屡屡被曝质量不堪的特斯拉汽车,而是一颗颗在你我头上的卫星。
具体一点,是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所发射的星链(Starlink)卫星。
中国本月初向联合国投诉,为了避免与马斯克的星链卫星相撞,中国空间站分别在7月1日以及10月21日实施了预防性避碰控制,也称紧急避碰。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中国也吁请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周知《外空条约》各缔约国,“对其(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非政府的团体组织)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所从事的活动,要承担国际责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今天也指美国违反了规定,敦促美国采取负责任的态度。
言下之意,就是请美国管好星链卫星,不要让其撞上中国空间站——这项消息昨天被大批中国媒体报道后,也迅速在众多中国网民心中泛起涟漪,纷纷批评马斯克“不怀好意”,有者甚至还指控他“吃中国的饭,咂中国的碗”。据统计,如今特斯拉可能有超过一半的车辆是在中国生产的。同时,中国也是特斯拉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
不少网民发出抵制特斯拉的呼声,也有网民则将这一切指向美国,认为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在太空领域的进步,“精心策划了这一出戏”,以窃取中国近年来飞速发展的太空技术;持同样声音的,包括向来关注热门话题的《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
他昨晚在个人微博写道:“请马斯克先生解释一下,他公司的卫星为什么今年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吧。这通常是间谍卫星干的事。它们不是去向中国航天员兜售特斯拉吧?”
《环球时报》今天凌晨在报道中还说,星链卫星此前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时,后者都处于有中国航天员值守的状态。“也就是说,SpaceX公司此举直接威胁到中国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报道还引述航天专家说,上述事件的发生,可能是美方借此探测中方的太空感知能力,测试中方是否能准确掌握它们的行动。截至目前,无论是马斯克或是SpaceX,都没有就此作出回应。
马斯克在2014年提出了星链计划,试图建立覆盖全球的卫星互联网,并在2019年将首批60颗卫星送入太空。据报道,迄今为止SpaceX已经发射了近1900枚卫星,该项目计划向太空发射1.2万颗卫星——这些卫星部署完成后,将可以向全球提供无限宽频服务,并降低网络延迟。
曾经,有不少中国网民对马斯克这项计划赞赏有嘉,其中一些人还希望能借助其“翻墙”,不用再通过翻墙软件VPN。但如今看来,在中美越发对立的背景下,好些中国网民似乎已将能否“翻墙”抛到九霄云外,而是把注意力和关注点投射在中美接下来或要面对的太空之争。
众所周知,美国和苏联展开过一段横跨近20年的太空竞赛,并因此创下了许多人类的第一次——第一次发射人造卫星、第一次载人进入太空,以及第一次有人类登月等等。但苏联于1991年解体后,美国在太空领域便没有了竞争者,稳居主宰地位。
不过,近年来美国观察家和政治人物多次警告说,美国的主宰地位正受到来自中国的挑战,因中国正在迅猛发展自己的太空能力。
《华尔街日报》引述布朗大学地质科学教授海德(James Head)称:“中国正在建设通往太空的丝绸之路。”他并表示,太空任务需要时间、投资和长期规划,中国政府正在进行战略性投资。
美国太空战资深分析人士西曼斯基(Paul S. Szymanski)则在一份空军杂志上称,“中国人是从零开始的”。
确实,中国在太空领域的发展较美国晚许多,但于2003年把宇航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后,举国上下就掀起一片“太空热”,开始加大对航天的投入。从2019年发射的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到嫦娥五号去年11月从月球取回月壤,再到今年5月“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着陆,令中国成为美国之外第一个将探测器送上火星的国家,就说明了一切。
中国力求在明年建成并运行其第一个空间站——中国天宫空间站,更是表明了中国在太空领域力求突破的野心。要知道,由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预计在2024年退役。有报道说,如果美国及其合作伙伴不给国际空间站“延寿”,那么2024年后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将成为地球轨道上唯一的载人空间站。
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限制中美航天合作的沃尔夫条款——该条款禁止美中两国之间任何与美国航天局有关或由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协调的联合科研活动的条款。这意味着,中国宇航员将永久被排除在国际空间站外。但如今看来,这一幕可谓风水轮流转,戏剧性十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6年4月曾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2017年6月,他在视察解放军驻晋部队某基地时强调:“要胸怀航天强国梦想,强化使命担当,加强技术创新和实践创造,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此外,他也多次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与毛泽东时代的“两弹一星”相提并论。
可见,中国领导人认为,中国若能达成太空里程碑的技术优势,不仅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必要条件,也是意识形态先进的象征。
中国怀抱嫦娥登月梦,日本力争2020年代后半期实施载人登月计划,美国航天局上个月表示,最早于2025年美国人将再次登上月球。各国争相登月,地缘战略的竞争向太空延伸。如果能排除政治因素,携手进一步揭开月球神秘面纱,对全人类来说不失为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