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不了解本土情况 港“国家队”议员难解决民生问题


 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  更新时间:2022-01-04 07:07
戴庆成:学者:不太了解本土情况 港“国家队”议员难解决民生问题

在新一届立法会90名议员中,报称无政党联系的至少有39人,比率较任何一个政党都要高,且来自不同界别。拥有中资背景的议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人数明显增加,“港漂”更是形成另一股新兴势力。

香港修改选举制度后的新一届立法会,从昨天起展开工作。随着民主派全面退出,本届立法会涌现出大批独立的建制派议员。有受访学者指出,新面孔议员有很多是“国家队”,能够摆离香港本土利益;但由于不太了解香港情况,对解决香港民生问题未必有帮助。

在上个月举行的立法会换届选举,建制派取得大胜,多个政团成为大赢家。其中,民建联在10个地方选区均胜出,整体议席数目由2016年的12个增至19个,成为立法会最大政党。

至于其他传统建制派政党,工联会及经民联皆取得八席,紧随其后;新民党议席也由二变五;自由党则保住四席。

不过,在议会占最多议席的却是独立人士。在新一届立法会90名议员中,报称无政党联系的最少有39人,比率较任何一个政党都要高,而且是来自不同界别。

当中,拥有中资背景的议员人数明显上升。除了成功连任的金融界、中银香港代表陈振英,以及于旅游界成功接棒的中旅副董事长姚柏良,功能组别还有循商界(第三)加入议会的招商局港口集团总经理严刚;选委会界别则有华润集团粤港澳大湾区首席战略官李浩然、交银国际董事长谭岳衡、中银香港总法律顾问简慧敏、中国太平保险(香港)总经理陈沛良。

此外,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在新一届立法会的比率也有所增长,由上一届的12人增加至新一届的21人,比率由约17%增至约23%。

在新一届立法会崛起的另一股新兴势力还包括“港漂”,包括有循新界北区当选的香港新方向张欣宇,以及在选委会界别当选的洪雯。

随着新一届立法会议员从昨天起展开任期,上述一批政治光谱各异、背景不尽相同的议会新面孔,也将提出各自的诉求。譬如,香港圣公会教省秘书长管浩鸣就表示,希望先处理社会撕裂的问题,特别是社会事件中留有案底的年轻人,希望能给予他们机会改过。

代表“港漂”势力的洪雯则在社交网站上发表感言,形容“弥合两个香港”任重道远,希望更好地连结香港与大陆,未来她会当好桥梁角色,务求令香港市民和大陆居民互相了解。

分析:无党籍议员 或按议题结盟发挥影响力

有分析指出,在新的选举制度下,立法会出现大量新面孔,这些新议员不受政党束缚,日后可能会各自按不同议题组成不同的结盟,在议会发挥更大影响力。

《星岛日报》早前就披露,上一届立法会中,有六名独立议员组成“六人组”(G6)。据悉,本届立法会已有数名独立议员有意一起组队工作。如果事成,G6便会变成G14。

据了解,有机会加入这些组织的独立议员多数具有中资背景。有议员分析,组队可为他们带来多项好处,既可以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游说政府时力量更强大,但同时也可以享受“单身”的便利,不需要如政党般捆绑投票。

此外,近日也传出由地区直选转跑道至选委会界别的“票后”梁美芬将与部分独立议员组合,以“松散合作形式”一起跟进不同议题,包括一起推出一些法案或议案。

据悉,与梁美芬一直以来都有合作关系的候任议员为数不少,包括基本法教育协会、海学联、华人学术网络及西九新动力的成员,都有可能与她合组工作。

学者:北京不介意 港议会碎片化无主流政党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认为,中央政府不希望香港出现主流大党。所以民主派“退场”后,民建联在本届议会议席的增长比率也不高,占不到四分之一;而北京也不介意香港议会出现碎片化现象,甚至是以独立人士居多,相信未来“拉票”的角色要落在中联办身上。

不过,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专上学院讲师陈伟强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认为,虽然本届立法会的独立人士众多,但和上一届有逾三分之一民主派议员相比,港府未来四年游说工作面临的难度要少很多。

陈伟强解释,香港五大传统建制派政党,包括民建联、工联会、经民联、新民党和自由党,有约40个议席,几乎达到90个议席的一半,“在香港,通过法案一般只需要一半议员同意即可。未来港府只需要加强和这些大的政党沟通,并且找一些友好的独立议员合作,就可以通过法案。”

他指出,本届立法会最大的特色是“国家队”议员大增,这些议员和大陆关系密切,部分人甚至是由大陆移居香港工作或者生活,能够摆脱香港本土利益,从国家角度看待香港问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许多人不太了解香港的情况,对解决香港民生问题未必有帮助。”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