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国际特稿:以巴冲突再成全球焦点 两国方案还有可能吗?


 新闻归类:国际新闻 |  更新时间:2023-10-22 07:19
国际特稿:以巴烽烟起 何时曙光来?

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哈马斯10月7日对以色列南部边境地区发动袭击,残忍杀害许多平民,甚至把约200名以色列人和外国人绑架到加沙地带当人质。以色列随即炮轰加沙地带报复,誓言要彻底摧毁哈马斯。这场战争重新引发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人处境的关注,但数十年来一再发生的血腥冲突也令人感叹,以巴是否有迎来和平曙光的一天?

10月7日,哈马斯展开代号“阿克萨洪水”(也称阿克萨风暴)的行动,逾千名武装分子在火箭弹雨掩护下入侵并血洗以色列,这是自二战大屠杀以来对犹太平民最致命的袭击。哈马斯说,此次袭击是对巴勒斯坦人过去数十年来遭受的暴行的回应,也是为结束以色列占领而发动的伟大战争。但归根结底,这场冲突是巴勒斯坦问题长期未得到公正解决的结果。

近年来,以色列扩大在约旦河西岸建设定居点,极端以色列定居者与巴勒斯坦人之间的暴力冲突加剧。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领导的极右翼政府无意允许建设主权的巴勒斯坦国,并试图通过“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遏制哈马斯,让分治加沙地带的哈马斯与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鹬蚌相争,好坐收渔翁之利。

与此同时,美国自2020年起促成以色列与几个阿拉伯国家和解,并正推动以色列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正常化谈判。若谈判成功,以色列在区域的合法地位将大大提升,巴勒斯坦则会被进一步边缘化。

通过此次袭击,哈马斯对外重新把巴勒斯坦问题推回到中东与国际议程上,对内则把自己塑造为抵抗以色列占领的真正声音,并凸显巴勒斯坦人的合法代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未能通过有意义谈判来推动建国的失败。

哈马斯10月7日袭击以色列边境地区,尼尔奥兹(Nir Oz)是其中一个遇袭社区,据说有许多居民被杀害或掳走,事后当地满目疮痍。(法新社)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高级研究员拜曼(Daniel Byman)接受《联合早报》电邮访问时说:“袭击以色列能够助哈马斯擦亮它作为抵抗组织的招牌。此次袭击也是对以色列的挑衅。”

拜曼认为,这场冲突会持续一段时间,并可能扩大成为更广泛的冲突。“短期内,此次袭击与以色列的反击可能提升哈马斯的民望。但长期来说,由此引发的战争——一场哈马斯挑起的战争——所带来的人命伤亡,可能会降低哈马斯受欢迎的程度。”

哈马斯行动前是否料到以色列可能会对加沙地带发动全面地面攻势,外界不得而知。但一些分析认为,以色列激烈的反应可能正中哈马斯下怀。进攻加沙必然会导致大量平民伤亡,激起巴勒斯坦同情者的愤怒,从而影响全球公众对以色列的看法,并可能吸引其他地区的哈马斯支持者加入这场战斗。

两国方案“复活”有望?

此次冲突使国际社会重新关注长期停滞不前的“两国方案”。阿拉伯国家联盟成员国外交部长在10月11日于开罗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敦促以色列履行作为占领国的国际义务,重返两国方案的谈判桌。中国官员也指出,巴勒斯坦问题的出路在于落实两国方案。

然而,随着战火再度把以色列人与巴勒斯坦人置于对立面,两国方案实现的前景似乎更加黯淡。拜曼告诉《联合早报》:“两国方案多年来一直不受欢迎,这场冲突会使它更不受欢迎。”

伊拉克学生和儿童10月18日走上巴格达街头,声援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路透社)

拜曼在一篇评论文章指出,在这场袭击发生后,没有任何以色列人会认为,他们可以对巴勒斯坦问题置之不理;但与此同时,这场袭击也会使多数以色列人更加坚信,赋予巴勒斯坦更大自治权将意味着更多暴力,使任何持久的解决方案更难以实现。

在此次冲突爆发前,以色列人与巴勒斯坦人对两国方案的支持度已相当低。皮尤研究中心3月和4月进行、9月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只有35%的以色列人相信以巴可以和平共处,较10年前下降10个百分点。

巴勒斯坦政策和调查研究中心9月公布的民调也显示,67%的巴勒斯坦人反对两国方案,原因包括以色列不断扩建定居点、《奥斯陆协议》未能落实、以色列在占领地区采取压迫手段等。越来越多巴勒斯坦人对通过和平方式建立主权国家的愿景感到悲观,53%的受访者认为,武装斗争是结束以色列占领的最佳方式。

10月13日,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Ramallah)的巴勒斯坦民众举行声援加沙地带的示威,并与军方发生冲突。图为一名巴勒斯坦人用弹弓攻击以色列士兵。(法新社)

两国方案最早可追溯到1937年,当时英国提出结束对巴勒斯坦的托管,建议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以色列不久后宣布建国。但阿拉伯国家认为决议对阿拉伯人不公平,第一次中东战争随即爆发。经历数次战争,加上以色列不断建设定居点,巴勒斯坦建国希望也越来越渺茫。目前国际公认的两国方案指的是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东耶路撒冷为首都、享有完全主权的独立巴勒斯坦国。

1993年,以巴签订《奥斯陆协议》,开启以土地换和平的进程,但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两年后被犹太激进分子刺杀身亡,使协议沦为空谈。以巴和平进程多年来陷入停滞,不少评论认为两国方案实际上已经“死亡”。

2020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府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把美国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使巴勒斯坦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建国的希望破灭。现任美国总统拜登延续特朗普启动的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关系正常化进程,两国方案继续被边缘化。

2020年9月,经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右)政府的斡旋,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与几个中东国家签署《亚伯拉罕协议》,实现关系正常化。(路透社)

尽管如此,两国方案仍是国际社会解决以巴问题的唯一共识方案。以色列前总理奥尔默特接受美国新闻网站“政治”(Politico)访问时说:“我必须相信这是可能的……假设以色列对加沙的行动是迅速、果断、有力的,加沙平民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合理的,我认为国际社会将团结起来反对哈马斯,这可能给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站出来展开认真谈判的机会。 这也需要以色列方面的配合。”

一些分析员指出,以哈冲突结束后,有关各方必须重返谈判桌,试图开启新的和平进程。华盛顿进步派游说团体J Street首席执行官阿米(Jeremy Ben Ami)说:“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和伊朗对解决冲突与实现和平没有兴趣,但很多巴勒斯坦人有。我们的整个政策应旨在支持和壮大那些真正想要创建一个有效、和平与繁荣中东的巴勒斯坦人和其他参与者。这么一来,哈马斯和其他恶意行为者将找不到活动的沃土。”

战争后或出现“哈马斯2.0”?

多名专家指出,即使以色列能够消灭加沙每一名哈马斯领袖、炸毁当地所有隧道,哈马斯也不太可能被“摧毁”。以色列专栏作家梅尔曼(Yossi Melman)说:“哈马斯是一种意识形态,就像伊斯兰国组织一样。粉碎一个想法是很难的。”

要在人口高度密集、秘密地下隧道纵横交错的加沙地带铲除哈马斯,显然会给以巴双方带来惨重的人员伤亡,但对以色列来说,这是一场必须打、且一定要打赢的仗。拜曼说:“哈马斯的这场最新袭击使以色列蒙受前所未有的伤亡,因此若不摧毁哈马斯,这对以色列的未来而言是不可接受的。”

10月18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地区,一名巴勒斯坦女孩抱着猫咪,站在满目疮痍的街道上。(法新社)

《华尔街日报》指出,若以色列能有效驱逐哈马斯,加沙地带可能出现几种情况,一个是以色列占领加沙,但可能性不大。内坦亚胡的前国安顾问内格尔(Jacob Nagel)说:“我们不想统治加沙——这是肯定的。统治加沙意味着以色列要为主要为贫困人口的220万人负责,当然还会面临很多抵抗。”

以色列也可在摧毁哈马斯后撤离加沙,让巴勒斯坦人和他们的支持者决定接下来要怎么做,但这条路将面临严峻挑战,包括可能有其他极端武装组织趁机填补真空。一名美国官员说:“(以色列)没有计划。如果摧毁哈马斯,谁会填补真空?卡伊达被摧毁,然后伊斯兰国组织来了。摧毁了哈马斯,取而代之的将是哈马斯2.0。”

另一个可能性是扶植巴勒斯坦权力机构在加沙掌权。不过,巴勒斯坦权力机构2007年被哈马斯赶出加沙,在约旦河西岸也普遍被视为贪腐、无能和软弱的政府,令人质疑它管理加沙的能力。

国际维和部队至少暂时进驻加沙,是另一个可能的情况,但目前不清楚有哪些国家会愿意为此投入大量兵力。此外,这场战争还可能产生大量难民。

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事务教授林奇(Marc Lynch) 说,以色列攻打加沙后局面并不乐观,最好的情况是面临扩日持久的武装抵抗;最糟糕的情况是,若加沙入侵行动耗时较久,这可能加剧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人的不满情绪,使冲突扩散并迫使巴勒斯坦人再度大规模出逃。

加沙地带80%的人口依赖人道援助过活。图为今年8月,巴勒斯坦儿童在加沙北部一个取水点用水瓶装水。(法新社)

内坦亚胡政府料遭“秋后算账”

在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中,以色列也曾遭埃及与叙利亚突袭,造成2600多名以军阵亡。此后,以色列致力于提升战备能力,成为中东军事强国,没想到还是被小小的哈马斯打了个措手不及。据悉,哈马斯用了两年时间策划袭击,甚至在以色列眼皮底下公然练兵,以色列却深信哈马斯正专注于加沙经济,不会挑起战乱。此次袭击还选在赎罪日战争纪念日隔天发动,狠狠地羞辱了以色列。

国难当前,以色列暂且能够团结起来对付哈马斯,但战火平息后,内坦亚胡政府势必得做出交代,并可能因此下台。

以色列民调:近九成受访者认为被突袭是政府失职

以色列对话中心10月12日公布的民调显示,86%的以色列犹太人认为,哈马斯突袭成功是国家领导层的失败。几乎所有受访者(94%)都认为,政府对安保松懈导致袭击发生负有至少部分责任,超过75%的人认为政府须承担大部分责任。56%的人认为,待战争结束后,内坦亚胡必须辞职;52%认为防长加兰特应辞职。

以色列《晚报》(Maariv)10月11日和12日进行的民调也显示,内坦亚胡与盟友支持率下跌,主要政敌甘茨(Benny Gantz)则声势看涨。若马上举行大选,反对党将以41席大胜内坦亚胡联合政府的19席,48%的受访者属意甘茨出任总理,仅29%选择内坦亚胡。

这名加沙居民的房子被以色列空袭炸毁,他提着塑料袋回家拾捡仅剩的家当。(法新社)

英国智库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分析师赫耶尔(HA Hellyer)认为,摧毁哈马斯可能是内坦亚胡下台前最后一个任务。他告诉《新闻周刊》:“以色列会展开某种大规模的全国调查,而责任终归要落在某处。‘安全先生’内坦亚胡将难以脱身。”

赫耶尔指出,内塔亚胡加剧了国内政治分化。他本人面对的贪污指控、推行的司法改革计划,以及他去年组建的历来“最右”政府,都把以色列社会推向了边缘,这也造成他没有太大的回旋余地。“他把所有政治资本和投资都耗在了司法改革与避免坐牢上。他得到了什么?一个似乎完全措手不及的安全机构,而代价是巨大的。”

北约前官员、智库欧洲之友高级研究员谢伊(Jamie Shea)指出,以色列需要国际社会的帮助,来解决围绕以巴冲突的各种难题,更需要一个有足够智慧和勇气的政治领导层,来引导国内的相关辩论。“我们必须希望,以色列政府和社会现在的团结感会持续到铲除哈马斯的行动结束之后,并转化成为全国的目标和意愿,以迎头解决以色列的挑战,而不再只是治标不治本。”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