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哈马斯突袭以色列 加沙为何烽烟再起?


 新闻归类:国际新闻 |  更新时间:2023-10-08 07:19
哈马斯突袭以色列 加沙为何烽烟再起?
以色列军队在至少七个地点与渗透入境的哈马斯武装人员进行枪战,以色列南部的斯德罗特地区(Sderot)是其中一处。(路透社)

(加沙/耶路撒冷综合电)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星期六(10月7日)对以色列发动近年规模最大的突袭,除了派遣武装人员渗透到以色列城镇之外,还从加沙地带朝以色列发射数千枚导弹。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随即宣布,以色列处于战争状态,并对加沙发动两次空袭,紧张局势达到沸点。

根据以巴两地官方通报,截至星期六晚上11时30分,以色列已有至少70人死亡、985人受伤;巴勒斯坦则有至少198人死亡、1610人受伤。

哈马斯10月7日在加沙地带朝以色列发射了约2500枚导弹。(路透社)

哈马斯攻其不备

自2007年激进的哈马斯控制加沙以来,那里一直是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军事冲突的焦点。哈马斯星期六的袭击行动除了发射导弹外,还派武装分子进入以色列南部。

社交媒体发布的视频显示,多名头戴面罩的巴武装人员乘坐吉普车出现在以色列南部城市斯代罗特的街道,现场响起交火声。

以色列军方称,其部队在至少七个地点与渗透到以色列的哈马斯武装人员进行枪战。军方说,他们是越过隔离栅栏甚至利用滑翔伞从空中进入以色列的。

哈马斯武装人员渗透到以色列南部标志着双方冲突的重大升级。针对为何会被渗透,以色列陆军发言人理查德·赫克特(Richard Hecht)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只答说:“问得好。”

巴勒斯坦武装分子星期六(10月7日)从加沙地带的南部城市汗尤尼斯朝以色列边境前进。(法新社)

为何这个时候发动袭击?

过去一年里,以色列极右翼政府在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加大了定居点建设力度,导致当地数百名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耶路撒冷圣地周围的紧张局势也加剧。

哈马斯军事组织的领导人穆罕默德·德伊夫(Mohammed Deif)宣布展开这场“阿克萨风暴行动”(Al-Aqsa Storm)时说,哈马斯是为了捍卫阿克萨而战,呼吁从东耶路撒冷到以色列北部的巴勒斯坦人加入战斗。他说:“人民正在恢复革命。”

在耶路撒冷旧城的阿克萨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三圣地,位于犹太教徒的圣地圣殿山(Temple Mount)。

以色列国内近期原本就处于动荡中。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的司法改革提议引发巨大分歧。反对改革的以色列人多次举行大规模抗议示威,甚至有数百名预备役军人逃避志愿服务以示抗议,引发了人们对以军队备战能力的担忧。

10月7日,以色列空袭加沙,加沙多处上空升起浓烟。(法新社)

多国谴责哈马斯 卡塔尔和伊朗却力挺

欧美同声谴责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说,拜登政府“明确谴责”哈马斯对以色列的攻击。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说,必须“立即停止这种恐怖的暴力行为”。法国、英国、德国也谴责哈马斯。

一直在与美国就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进行谈判的沙特阿拉伯发表声明,呼吁双方保持克制。埃及和土耳其也呼吁各方克制,联合国则呼吁双方立即停火。

不过卡塔尔外交部则指责以色列“单方面”导致局势升级。伊朗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也通过发言人对哈马斯发动的攻击表示“祝贺与支持”。

以色列10月7日对加沙发动空袭回击。一个男子抱着哭泣的孩子走过一栋被以色列击中的建筑物废墟。(法新社)

加沙动荡历史

1.加沙是什么地方?

加沙地带(Gaza Strip)长约40公里、宽12公里,以地中海、以色列和埃及为界,先后为奥斯曼帝国和大英帝国的一部分,后来成为约20万因1948年阿拉伯与以色列战争而背井离乡的巴勒斯坦人的避难所。埃及一直统治着加沙,直到1967年以色列在六日战争中夺下它为止。2005年,以军撤离加沙。如今,加沙是巴勒斯坦人行使有限自治权的两个领土之一,另外一个是约旦河西岸。

map_0810_2023_RGB-01(Lianhe Zaobao)

2.领土由谁管辖?

直到2006年为止的十年里,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一直统治加沙西岸,并由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主要派别法塔赫(Fatah)主导。那一年,否定以色列的哈马斯赢得了立法选举,后控制了加沙。加沙的哈马斯武装人员同以色列军队起过四次重大军事对抗。

3.加沙的生活状况如何?

联合国估计,5200多名加沙人在与以色列的零星冲突中死亡,大多数死于以色列空袭。人们多数生活在70多年前为安置1948年战乱难民而建的难民营中,好些人仍然依赖联合国的口粮度日。以色列长达15年的封锁加剧了加沙的贫困。

4.为什么情况没有改善?

这是一个缺乏自然资源、长期贫困且难民占多数的偏远地区。由于加沙在哈马斯统治下,以色列和埃及都会对加沙抱有恐惧和怀疑。近年来,以色列向2万名加沙人发放在以色列境内工作的许可证,试图缓和局势。但要达成和平协议,希望仍不大。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