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杨丹旭:三中全会能改变什么?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4-07-16 07:20
杨丹旭:三中全会能改变什么?

为期四天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星期一(7月15日)起在北京召开,这场重要的会议前,外界都在问一个问题:三中全会能改变什么?

据新华社发布的消息,中国官方星期一上午代表中共政治局向全会做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官方再发布与这场闭门会议相关的消息,预计得等到星期四。全会闭幕后,上述《决议》讨论稿会获通过,并成为指导中国从现在起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掀开改革开放大幕以来,中共的历次三中全会都聚焦改革和发展,一直都格外受到关注。这次三中全会因为当下中国经济发展陷入困局,尤其受到瞩目。

问题很多也很复杂,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地方政府债台高筑、青年失业率高企、民营企业信心不足、消费者不敢花钱;外部局势也不容乐观,科技上中国面对美国针对,最近因为电动汽车出口等问题,中国与欧美国家的贸易关系也陷入紧张。

就在三中全会召开、高层酝酿改革之际,中国国家统计局星期一公布了第二季经济数据,给市场又泼了一盆冷水。

受房地产市场低迷、消费支出疲弱等拖累,第二季中国经济同比仅增长4.7%,显著低于第一季的5.3%,也不及此前多数经济师的预估。提振楼市的措施也收效甚微,6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继续下跌。

数据出炉后,外界对中国出台刺激措施、进行更广泛改革的呼声更高,而三中全会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也变得更为重要。

三中全会之前,经济学者、分析师等都对这场会议做出了预测,或者是提出他们心中的改革愿望单。呼声较高的改革方向包括财税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财税分配,缓解地方财政压力;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市场化改革;深化国企改革,保障民营经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一些行业取消外资所有权限制;改革退休和户口制度等等。

三中全会预计也会讨论高层去年提出的“新质生产力”课题,并在决议中对其内涵和思路做进一步阐述,从而推动高端和先进制造业发展,引导中国走科技创新和自主的道路。

从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出炉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来推测,这次三中全会出台的改革措施估计也不会少。但如果简单地认为,三中全会将“放大招”,或期待会议提出的改革措施能立竿见影改变中国经济现状,那就太乐观了。

一方面,三中全会的任务不是解决短期的经济问题,也不会提出大规模的刺激政策;它要做的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要做的是更长远的布局和更深层的刮骨疗毒。另一方面,任何改革都需要时间才能见成效,这个时间跨度可能是三年、五年,甚至更长。

因此,三中全会的关键,在于能否拿出有说服力的、有连贯性的改革方案;也在于如何在后期有效落实这些方案,避免流于纸面承诺;更在于在政治氛围收紧、意识形态强化的大环境下,能不能营造有利于改革的氛围,扭转人们对中国未来的预期。

最后一点也是最困难,却又无法回避的问题。三中全会召开前,互联网上密集出现关于“历史垃圾时间”的议论,“别在垃圾时间里投资”“垃圾时间躺平才是出路”等言论四起。7月初,网传一名毕业自名校、就职于中国顶级金融公司的30岁女职员因为减薪、房贷、房价大跌等原因结束生命后,《金融时报》专栏作者徐瑾也撰文感慨:“在历史的垃圾时间,管理失败可能是多数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这起事件背后的具体原因外界无从知晓,但悲剧触动到很多人的情绪:一种在大时代中、在宏观大环境下,个人的无助感和无力感。

中国官媒和官方学者近期连续发文,驳斥“历史垃圾时间”的说法。实事求是地说,“历史垃圾时间”暗示的是注定失败的结局,以此来评判当下的中国是武断和极端的,但舆论之所以有这样的讨论,并在很大范围引发共鸣,背后折射出的还是被不确定性笼罩的迷茫感。

三中全会将在星期四闭幕,这场推迟半年多举行的会议能否带来改变,它能不能破除信心不足的难题,打消人们对“历史垃圾时间”的疑虑,答案很快就会揭晓。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