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察:中俄相互借力各取所需?
中国欢迎约130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纪念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最受关注的宾客莫过于俄罗斯总统普京。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开幕式星期三(18日)举行,普京已于17日抵达北京,这是他今年3月被国际刑事法院以战争罪通缉以来,首次走出前苏联。中国因为未签署相关条约,无义务逮捕普京。
中俄联手抗衡美国
普京因俄乌战争久拖而面对国内压力,中国同样面对经济下行考验。尽管如此,在以哈冲突导致中东局势动荡冲击地缘政治之际,外界预估在北京这个重大外交场合上,中俄将展示两国“无上限”伙伴关系及联手抗衡美国及其西方联盟的姿态。
《南华早报》星期二报道,以哈冲突突显全球不同阵营之间的分歧正在加剧。同情巴勒斯坦的全球南方国家和中俄站在一起,美国则寻求伙伴支持以色列。
对普京而言,乌克兰战争导致俄罗斯愈发陷入孤立后,此次北京之行是一次展示俄罗斯获世界主要大国支持的机会,只不过在中俄关系中,中国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强。
俄罗斯对中国的战略依赖不断加大
普京在出发到北京之前接受中国央视访问时,赞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世界公认的领导者之一”,并称习近平不是根据一时一势来作决定的领导人,他会对形势进行分析评估,着眼未来作出长远考虑。
普京还说:“这就是真正的世界领袖与我们称之为‘临时工’的人之间的区别。‘临时工’只来五分钟,在国际舞台上秀一番,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普京所指的“临时工”,相信是暗讽一些西方国家领导人。分析认为,普京对中国好话说尽,与俄罗斯侵略乌克兰被西方严厉制裁后,不断加大对中国的依赖不无关系。
法新社报道,莫斯科数月来寻求与北京强化在经济、军事以及能源原已很深的合作,显示中国在双边关系中占了上风。吉林大学国际问题专家杜本说,莫斯科现在对北京前所未有的依赖,尤其是在经济领域。
中俄今年的贸易达到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最高点。美国之音报道,在国际制裁的冲击下,中国对俄罗斯石油的进口为莫斯科提供了关键的生命线。金融时报根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中国每天进口1140万桶原油,按年计算同比增加11.7%,比冠病疫情之前提高15.3%。去年两国双边贸易额也创下1900亿美元的纪录。
今年迄今为止,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猛增了57%。彭博经济研究公司汇编的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几乎占莫斯科所有外汇交易额的一半,而2022年1月仅为0.4%。中国目前是俄罗斯最大的化石燃料进口国,煤炭运输量自2020年以来增加逾一倍。
俄罗斯还希望跟中国达成出售更多天然气的协议,两位俄罗斯能源企业巨头高层陪同普京一起到访中国。但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独立分析师卡拉切夫认为,此次普京访问期间,中俄不会在天然气项目上取得进展。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主任加布耶夫也说,俄罗斯意识到中国不想在大张旗鼓的情况下签署协议,并称“中国手中掌握着所有牌”。
大西洋理事会全球能源中心的高级研究员韦伯斯特分析称:“在俄罗斯攻打乌克兰期间,北京一直保持‘亲俄中立’的姿态,为莫斯科提供重要的外交、经济和非致命性的军事援助。”
俄罗斯财政部长希鲁阿诺夫星期一(16日)在政府会议上强调俄罗斯对中国无人机供应的依赖,并称“现在,无人机主要来自中国”。路透社报道,希鲁阿诺夫说,莫斯科将斥资超过6.18亿美元用于开发制造无人机的国家项目。
中国商务部今年4月曾称,中国生产的无人机并没有被出口到乌克兰战场,并批评美国“毫无根据地散布有关中国无人机出口的虚假信息,对中国企业造谣抹黑”。中国之后从9月1日起,对民用反无人机系统等特定无人驾驶航空飞行器或无人驾驶飞艇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法新社引述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政策研究员巴舒尔斯卡分析称,中国并不希望看到俄罗斯被严重削弱,如果意识到莫斯科可能输掉战争会加大支持,因为一旦俄政府垮台,将被视为“严重的安全威胁”。
中国在普京身上押太多赌注?
对中国而言,俄罗斯不仅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来源,也是军备技术源泉。半岛电视台报道,中国解放军寻求在2035年前实现常规及和核装备现代化,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核国家,可提供技术分享。据美国2022年评估,近几十年来,俄罗斯一直与中国共享航空、火箭甚至潜艇技术。
此外,中俄也视彼此为共同抵制西方主导地位的博弈中不可或缺的壁垒。彭博社分析报道,出于对美国和其军事盟友的长期不信任,以及为加强在台湾问题上的实力地位,中国正寻求俄罗斯作为构建替代全球秩序愿景的伙伴。报道称,大陆解放军如果攻打台湾,俄罗斯可在确保粮食和燃料供应以及在联合国安理会提供政治掩护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报道也说,有些北京专家和学者认为,中国除了为部分国产汽车、电视和智能手机开拓俄罗斯市场,以及低价购得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外,从中俄关系中得到的并不多,他们质疑北京是否在俄罗斯领导人身上押太多赌注。
华沙东方研究中心副主任雅各博夫斯基说,对于那些不赞同俄罗斯发起战争的中国精英来说,俄罗斯领导人越来越是中国政府内部的负担。
报道称,中国正尝试在美俄间谋取平衡,但冲突拖得越久,就越难平衡。中国没有向俄罗斯提供任何会引起美国对中国制裁的重大军事援助,同时也警告俄罗斯不要使用核武器和袭击平民。中国与俄罗斯不一样,中国希望与美国保持稳定的关系,两国领导人可能在11月于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上会面。
中俄为共同应对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而战略靠拢,但也非亲密无间。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在中亚的影响力,也一脚踩进了俄罗斯的传统后院。彭博社报道称,这是引发中俄关系紧张的因素之一。
彭博经济负责俄罗斯事务的经济学家伊萨科夫说,俄罗斯目前对这种与中国之间不平衡的关系无能为力,莫斯科急需北京的合作来维持国家经济,“莫斯科将不得不承担大部分成本”。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共同主任孙韵则认为,北京不好仗着当前优势而失分寸。 她说,俄罗斯目前的战略泥潭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对北京来说,重点不一定是俄罗斯准备付出多少,而是中国须承担什么样的代价”。
大国之间为自身利益各打各算盘,承担多少成本,付出多大代价,肯定都在盘算之中。台上握手微笑之余,台下各存有戒心。各取所需才是本质,需大于情,也是务实外交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