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韩咏红:疫后看北京的变与不变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  更新时间:2023-03-17 07:20

早点

北看记

到北京出差,到办公室楼下买一杯咖啡,成了我每日的期待。店家走大众化精品路线,一杯挺好的卡布奇诺才15元(人民币,下同,约3新元),顾客如果支持环保自带杯子,再折扣5元。

 疫情三年后终于再次踏足中国首都,第一个小发现是到处都能喝到优质的精品咖啡。办公室楼下那家叫Manner,我买了两次才发现,这是疫情期间崛起的独角兽企业,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在2021年还参加了它们的A轮融资,它如今已完成五轮融资,估值约28亿美元(约38亿新元)。这几年,新冒起的咖啡品牌已不下10余家,凸显了城市人的口味愈来愈精致、消费习惯更西化。

北京同事还瞧不起我点卡布奇诺,教育我“到中国不要喝传统意式咖啡”,“要喝他们自己创新的口味!”我看了一圈附近的各家咖啡馆,果然琳琅满目:燕麦、桂花、茉莉、碧螺春、橙、奶酪、海盐、Dirty(热浓缩咖啡+提纯冰牛奶+辅料,撞出强烈视觉与味蕾震撼)等等。中国店家为了抢市场,品类、想象与情怀都得“卷”,都是竞争给逼的。

还有朋友连Manner都不许我喝。她说:“你来中国喝什么Manner?你应该去胡同里喝他们自己烘焙的豆!”我想,按这个趋势发展,搞不好哪天中国咖啡可能反攻欧美,带动新一轮咖啡风?

但除了这些,许多人问我觉得北京还有什么变化?我总感觉有些说不上来。大变化谈不上,但细微的氛围改变也清晰可感。

首先是人少多了,金发老外几乎看不到。这先要归因于2017年的清退行动将大量所谓的“低端人口”清出首都。再之后的三年疫情、尤其是2022年中国在防疫与经济上双重受创,大城市就业机会今不如昔。何况中国出入境管理至今也没有完全恢复到疫前水平,人流不少才怪。据说1月初中国刚放松疫情管控那会儿,北京的人流多了些,最近又少了。

第二个变化是市里多了些宏伟的地标性博物馆,比如2021年开馆的中国政府历史展览馆,2022年对外开放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前者是宣扬中共党史,后者既表现民族自豪感,也是学术宝库,地下四层地上10层内收藏了明清档案1000余万件,公众可预约查档。有人说,北京安静了、整齐了,历史感更厚重了。

第三个变化,是我有些恍惚地发现北京更加地中产化,还成了消费风气颇盛的商业中心。咖啡文化只是一个方面,白领去年就热捧据说是纯英国血统的高价折叠车“小布”。今年疫情防控放松后,餐馆都不好订位,我在街上、地铁上看到的市民,穿的用的都不算差。

数据显示,中国当前疫后复苏势头还不算强、房地产低迷、民企信心不足、年轻人失业率高企,正面对这一堆问题。三年防疫的支出已让许多地方政府财政吃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一词就罕见地在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中出现三次,连广东一些地级市的公务员都被减薪四成。但是,到中国现场看一看,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大家只是花钱更谨慎,但荷包里还是有底气的。

根据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分析,按照全球统一标准测算,2018年中国的中产阶层人口已相当于总人口的一半,超过7亿。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中国依然是后劲十足而且不可忽视的庞大市场。

然而,在这么个懂得消费、品味愈来愈精致的北京,又让人感觉缺少了点什么。是多了务实主义、不见了爱侃的风格。疫情前北京的“的哥”,早就不是传说中的“政治评论员”了,如今新闻媒体里有更多政治性宣传,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却愈来愈少谈时政。这可能是因为普通人既没有多少信息想侃,也知道多说并不会改变什么,反倒可能招惹麻烦,不如专心工作与过好日子,助力发展国家经济与科技。

在这个文明古都里,执政者正力抗整体的西化趋势,要证明现代化不等于西化,方法是强化中华传统文化、再强化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目的是打造现代化的新样式,为人类提供现代化的新选择,叫中国式现代化。

这个尝试会不会成功?这是中共二十大后最值得观察的看点。一些人有些担忧,权力高度集中的模式会从顶层开始、层层向下传导且被复制,导致中国在解决了过去政令不畅等问题后,又累积出新风险。此刻中国依然处在发展上升周期时,问题都会在发展中化解,但未来会如何总让人感觉有些未知、有些不确定。而在可见的时期间,尤其是刚走出疫情、官方大力重振经济的这几年,还是发展可期,只要没有再横生突发风险,普通人平常的日子可以过得不错。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