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总理:不与中国贸易将付出代价 但各国希望保持平衡
(早报讯)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指出,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的占比已增加,若不和中国发展贸易,不仅会付出很大代价,还会制造更多摩擦。新加坡也支持中国参与亚太地区事务所提出的“一带一路”和“全球发展倡议”,并是“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成员。
李显龙本月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时指出,机会和市场都在中国,各国不能不和中国做生意,并且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但李显龙同时表明,许多亚洲国家也希望加强与世界各地,包括与欧盟和美国,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联系。他说:“我们必须在世界各地寻找机遇,也必须保持平衡。”
李显龙说明,随着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比重增加,与中国有更多贸易往来“是正常”的。“假如你说虽然中国占很大一部分,但我不想和他们进行贸易,那你不仅要付很大的代价,还会制造更多摩擦,并减少维护和平的机会。”
根据总理新闻秘书提供的文字实录,李显龙在专访中,有相当篇幅是就中国参与亚太事务、美日在亚太的角色、印太经济框架等课题阐述看法。
李显龙提到,中国一直有计划地参与亚太地区事务,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现在也有“全球发展倡议”,新加坡支持这些倡议,也是“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的成员。
“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由中国在联合国发起成立,刚于5月9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高级别视频会议,有6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在评价中国对地区事务的参与时,李显龙说:“我们认为这有积极意义,因为一个繁荣发展、参与区域事务的中国,远比一个我行我素,不与区域其他国家好好融合、协调,并遵守同样规则的中国来得强。如果中国失败、贫穷和动荡,也会给亚太地区带来很多的困难。”
谈到美日能在亚太地区扮演什么角色,以让本区域达到更好的平衡,李显龙指出,日本是仅次于中国以外的亚洲最大经济体,新加坡希望与日本有更多经贸往来,以维持平衡、保持韧性,不会过度依赖任何一方。“我们能够共荣发展、获益于相互依存的关系,而这也会促使大家共同维护区域的和平、稳定与安全。”
李显龙:IPEF不能完全取代TPP
至于美国,李显龙提到,美国曾在奥巴马总统执政期间积极推进《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但因政治原因最终无法加入。在日本主导下,其他成员在2018年达成《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
受国内政治牵制,美国不太可能重返CPTPP,但美国总统拜登去年10月提出印太经济框架(IPEF)构想,并将在本周访日期间,宣布正式启动IPEF。
李显龙认为,IPEF不能完全取代TPP,但它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议程,“它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信号,也就是拜登政府明白在亚洲展开经济外交的重要性。”
李显龙表明,新加坡对IPEF持积极态度,虽然相关细节还未谈妥,但大方向已定,新加坡会加入其中,并设法制定一些实质和互惠互利的倡议。
IPEF涵盖贸易、供应链、洁净能源和去碳化,以及税务和反腐四大主轴。李显龙说,新加坡有兴趣讨论数码经济、绿色经济合作、可持续能源、可持续金融和碳交易的规则。
他说:“我们看到了达成协议的机会,希望能展开讨论。”
李显龙:中国大陆和台湾加入CPTPP决定权不在新加坡
新加坡是今年的CPTPP轮值主席,中国大陆和台湾去年都先后提出申请加入这项协定。
被问及新加坡要如何处理时,李显龙表明,虽然新加坡是轮值主席,但决定权不在新加坡手上。
他说,CPTPP是个开放的组织,达到CPTPP高标准的经济体都能加入,而成员需通过协商做出一致决定。轮值主席会征询和听取各个成员的意见。
李显龙预计,咨询过程需要一段时间,个别成员会有各自的观点,也可能会先和提出申请者分别讨论,才向轮值主席表明立场。成员在做决定时会考量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效益,也会从战略和更宏观的角度思考这件事。
李显龙也重申,新加坡欢迎中国大陆加入CPTPP,但中国大陆得达到标准。他说,这是必须详细探讨的问题,最后的决定还取决于成员达成的共识,而大家很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