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特稿:中国大陆加大对金门马祖促融 金门民众欢迎台北态度待观察


 新闻归类:台海局势 |  更新时间:2024-09-01 22:11
特稿:中国大陆加大对金门马祖促融 金门民众欢迎台北态度待观察

中国大陆近期加强释出对台湾管治的离岛金门、马祖的促融政策,同时也维持海警船的常态化巡视。受访学者分析,北京正借此观察民进党政府对恢复两岸交流的实际态度,而军事紧张的常态化,则可能导致两岸陷入战争边缘风险。

金门与马祖是由台湾管治、距离中国大陆最近的离岛,在1958年到1979年之间,曾处在两岸烽火最前线,堪称台湾面对大陆的桥头堡。

今年2月14日,台湾海巡船在金门海域追缉大陆“三无”船舶(即无船名、无船舶证书和无船籍港登记)过程中撞击大陆船只,导致船只翻覆、两人死亡后,大陆海警船只开始加强在金门、马祖海域的常态性巡逻,展示对该海域的执法权。

而在台湾赖清德5月20日宣誓就职后三天,大陆更首次展开覆盖金门、马祖等外岛的“锁台军演”,令台海紧张情势再度攀升。

在历时近半年的协调、沟通,两岸终于在7月底就“214撞船事件”善后工作达成共识,才让情势逐渐降温。

在此之后,冠病疫情后首个大陆赴台旅游团,也在8月初从福州搭乘“小三通”船只抵达马祖进行三天二夜的旅行。大陆福建省则进一步在8月22日宣布,恢复受理该省团客与自由行赴马祖旅游签注的申请。

这是大陆自2019年8月停止陆客赴台自由行以来,首度对自由行禁令松绑。

就在福建宣布开放民众赴马祖自由行的同一天,金门县议会和旅游业者组成的访问团,也在北京拜会了大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宋涛,争取陆客赴金门旅游

多家台媒引述当时随团的国民党籍金门县立委陈玉珍转述,宋涛的回应非常正面乐观,表示“不会让你们空手而归”

就在一个星期之后,大陆文化和旅游部星期五(8月30日)便在官网公告,“应金门县民意代表参访团请求,大陆将于近期恢复福建居民赴金门旅游。”

从陆方选择以福建作为率先恢复对台旅游的省市看来,大陆确实极力推进以福建做为试点的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中共中央去年9月发文,提出支持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三个月后,福建发布《实施意见》,提出要打造两岸社会、经济、情感等领域的“融合示范样板”。中共福建省委8月23日举行全体会议时,则首度提出要“完善两岸社会融合机制,创新两岸经贸融合机制,健全两岸情感融合机制,探索福建全域融合发展机制”。

对于陆方通过福建对金马推展促融政策,出生于金门、在台湾攻读本科、硕士,目前从事金门与两岸相关学术工作的玉文(化名)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坦言,这对金门民众而言确实有一定诱因,“至少是持正面看待的”。

就她的观察,金门民众普遍还是仰赖观光旅游作为主要收入来源,陆客必然是一大客源,若能恢复自然对当地经济有所挹注。此外,也因为陆方要推进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关系,过去金门与福建之间存在一些品牌仿冒问题,也得以解决。

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柳金财也对本报提到,尽管大陆促融政策,可能产生金马等离岛“福建化“的倾向,但金门民众普遍对这些政策抱持赞成态度。例如,佛光大学在2022年制作的民调就显示,有61.9%的金门居民认同兴建“厦金大桥”,令金门与厦门实现同城化。

不过,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振广受访时强调,尽管大陆方面正在大力推动这一融合进程,但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北的态度,“特别是民进党官方是否会故意阻挠这一进程。如果民进党官方放手,允许金门、马祖与大陆进行深入的沟通与合作,这将为两岸关系带来积极的示范效应”。

关于陆方是否藉由政策开放,进而观察民进党政府针对恢复两岸交流的真实态度,李振广指出,对大陆而言,“只要民进党官方不再对台湾民众进行恐吓,放松对两岸交流的限制,那么两岸的民间交流和融合发展,将能够顺利推进”。

北京仍维持海警船常态化巡视

不过,尽管陆方持续抛出怀柔政策,却仍维持着海警船在台海常态化巡视,以展现对台海的实际掌控能力。

中国交通运输部旗下的福建海事局和东海救助局,8月17日至18日就联合展开了“2024年台湾海峡海上巡航执法行动”。

中国中央电视台旗下“玉渊谭天”公众号报道,此次行动范围延伸至台湾海峡中部以东二海里,最南端更达到台湾浅滩区域,表明陆方已具备全面管理和应对台海内突发事件的实力。

美国媒体《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上星期更引述华盛顿智库战争研究所及美国企业研究所(AEI)的最新报告指出,大陆已有条件在六个月内夺取金门等台湾管治的离岛。

对此,身为台海风险第一线的居民,玉文笑称,金门人已非首次经历台海危机,“担心也没用,这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柳金财则认为,大陆已将海警船常态化巡视视为日常作业,这种军事紧张的常态化,恐导致两岸陷入战争边缘风险。

浏览热度: °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4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