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特稿:包袱缠身亟待改革 巫统大会风不平浪不静
过去两届马来西亚大选,巫统流失大量马来选民的支持,但有约344万党员的巫统依旧是马国最大政党,这让它有东山再起的底气。巫统将在8月21日至24日召开常年代表大会。今年不是党选年,目前距离全国大选也至少还有两年,意味着大会期间不会有明面上的权力斗争。这是前途茫茫的巫统调整方向从新出发的大好时机,也是观察巫统是否暗流涌动、酝酿新一轮党争的最佳平台。
马来西亚前首相及巫统前主席纳吉卷入的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丑闻,令以巫统为首的国民阵线在2018年大选时首次输掉中央政权。2022年大选的结果显示,巫统进一步流失选民的支持,对手国民联盟主要成员土著团结党和伊斯兰党更受马来选民欢迎。
尽管上届大选后,巫统通过支持希望联盟主席安华出任首相的方式成为团结政府的一员,但巫统的形象至今仍未从一马丑闻中完全恢复,党主席阿末扎希也依然充满争议,不时面对党内外的批评。
团结政府上台已近两年,巫统似乎没有尝到太多甜头,在多场补选中依然无法赢回马来选民的支持,因此党基层出现来届大选是否要继续与希盟合作的质疑声浪。
巫统部分基层把目前党的困境归咎于与希盟,特别是民主行动党的合作。一般认为,国阵与希盟合作,是阿末扎希不顾大部分党意一意孤行的结果,因此党内一直存在对他不满的声音。
今年的巫统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前,不少区部大会通过提案,要求来届党选,党主席和署理主席二高职必须开放竞选。这种被视为公然挑战党最高领导层的情况在巫统并不寻常,因为巫统区部主席一般上都属于党主席的人马,而阿末扎希此前展开“清党”行动后,按理不该有区部主席公开和他唱反调。
自认是“喜来登事件”主谋 外界揣测阿末扎希为自救
就在一股微妙氛围弥漫之际,阿末扎希8月10日在巫统金马仑区部代表大会上突然承认,他是导致前首相马哈迪领导的希盟政府垮台的2020年“喜来登事件”主谋,并解释这么做是为了拯救巫统,避免巫统遭马哈迪查禁。
阿末扎希还称,安华证实查禁巫统的文件当时已放到时任内政部长、现为土团党主席的慕尤丁桌上。阿末扎希把自己塑造成“救党英雄”,引发外界揣测这是他因党内地位受威胁而试图自救的举措。
马国时事评论员许国伟向《联合早报》分析,阿末扎希这么做除了是要加强他是巫统“救世主”的形象,也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巫统跟希盟合作的必要,以反击党内的质疑和疑虑。
许国伟说:“巫统各地的区部大会出现不少要求检讨巫统与希盟合作的声音,认为和希盟尤其是民行党合作对巫统及国阵没有多大好处。特别是7月6日举行的槟州双溪峇甲州选区补选巫统大败,让巫统好不容易在雪兰莪州新古毛补选中营造的‘希盟+国阵’胜利方程式的美好感觉破灭。”
“阿末扎希因此把马哈迪及慕尤丁当成要消灭巫统的敌人,把自己打造为巫统的救世主,把安华说成是协助拯救巫统的贵人。这除了抬高自己和安华的地位,也是在提醒巫统基层,谁才是敌人。”
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院马来西亚研究项目主任哈钦森(Francis Hutchinson)也认为,阿末扎希不打自招是喜来登事件主要推手,目的在于巩固在巫统党内的地位。
他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阿末扎希旨在把自己塑造成有远见的战略型领导人,即他的决定(支持安华)乍看之下很奇怪,但最终对党有利。同时也为了证明巫统加入团结政府是正确的。”
马国拉曼大学政治与新闻系助理教授刘惟诚指出,马来人对巫统的支持率依旧偏低、对巫统不满的声音似乎越来越高,以及巫统对是否继续与希盟合作出现分歧,都导致巫统内部人心离散,才会出现要求党内二高职开放竞选的呼声。
刘惟诚告诉《联合早报》:“巫统党主席出现竞选的情况并不多见。从新巫统(于1988年)成立之后,党主席有竞选的情况只有一次,就是2018年。这是因为竞选党主席的门槛太高,过去极少有人能获得足够的区部提名。”
“从过去的案例可以看到,每当巫统出现主席竞选,就意味着党内出现严重分裂,党争的倾向已很明显。”
巫统如今面临的局面,在刘惟诚看来,和2018年相似。“面对越来越多党员的质疑,阿末扎希必须讲一些东西来取信于党员……主动提喜来登事件就是想向党员展示,他有扳倒首相的能力,以及谁当首相是巫统说了算。”
“这些潜在含义都会得罪希盟,而阿末扎希选择在这个时刻说这些话,其实也意味着两点:一,他深切地感到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不稳;二,最近他与希盟的合作确实无法为他带来更多好处。综合这两点,其实就充分表明他现在是在自救,也可以顺便向希盟发泄一下不满的情绪。至于成效如何,还有待观察。”
不过,许国伟认为,即使有人不满,阿末扎希目前在党内的地位仍难以动摇,主要因为巫统的党选要到2026年才举行,现在无法名正言顺更换领导人。再来是阿末扎希派系依然大权在握,而巫统内部目前也没有足以和他竞争的力量。
哈钦森指出,马国来届大选可能在2027年底或2028年初举行,而阿末扎希可以通过他掌控的巫统最高理事会,按修改后的党章展延党选至全国大选后的六个月内举行。
换言之,阿末扎希很可能继续领导巫统,直到来届大选之后,而这意味着他依然掌握着大选时委任候选人的权力,从而巩固他在党内的地位。
马来人支持率频下滑 巫统困局难破
巫统在2022年大选中竞选119个国会议席,仅赢得26席,比2018年第14届大选时赢得的54席少了一半。大选后的数场补选,巫统的马来人支持率节节败退,与当年国阵掌政时,巫统一党独大呼风唤雨的情况大相径庭。
从巅峰跌落谷底的国阵逃不过树倒猢狲散的定律。国阵在强盛时期有13个成员党,2018年大选倒台后只剩三个,即巫统、马华和印度国大党。沙巴人民团结党后来重返国阵,但国阵的声势已不复当年。
然而,巫统依然是马国党员人数最多、组织最庞大及最完整的第一大党。尽管国州议员人数锐减,巫统依然是中央及多个州的执政党,除了掌握庞大的政府资源,也拥有官联公司的资源,因此巫统虽不再是执政联盟的主导者,却仍是政治舞台上的主要参与者,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马国目前三大以马来人为主的政党是巫统、土团党和伊党。其中,只有巫统是联合政府成员。这使得巫统成为团结政府重要的联盟伙伴,只要天时地利人和,巫统就有机会再次崛起。
哈钦森说:“巫统目前的困境其实不在于(是否继续与希盟合组)团结政府,而是如何突破大选中表现不佳的情况。巫统表现不佳的原因包括党领导层不受欢迎、一马丑闻损害了党的声誉,以及党缺乏动力和方向。巫统及它的追随者已习惯掌控局面,不擅长走出舒适区去应对新的竞选问题,加上路线相似的伊党和土团党瓜分了马来选票,这让巫统处境变得更难。”
许国伟分析,巫统眼下的困境来自于党主席阿末扎希个人形象形成的包袱、巫统没有真正改革,以及巫统拿不出政绩也打不出课题。
重赢马来选民信任 分析:巫统必须改革
他说:“巫统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2023年曾提到,巫统必须改革,以重赢马来选民信任,争取年轻选民支持。巫统须坚忍奋斗、走中庸之道。如果没有真的改革,给选民焕然一新的感觉,巫统就还是那个巫统,走不出困境。”
“巫统领袖掌管的部门及正副部长的表现,在几次民调中都没有获得高分。巫统在马来选民关注的课题上也打不出效果。巫统要如何突破,只能说目前仍无最好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如果团结政府表现好,巫统就能跟着水涨船高。”
刘惟诚则认为,巫统的困境始终只有一个——民行党。“巫统所有党员,包括阿末扎希都很清楚,所有与民行党订立的盟约,都不会有好结果,因为巫统和民行党都是马来西亚的老牌政党,而且一左一右,政纲完全相背,两党基层的斗争目标都是对方:民行党的斗争目标是‘邪恶的巫统’,巫统的斗争目标是‘万恶的民行党’。两党都有很重的历史包袱,难以突破。”
“这两党若要良好合作,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巫统解散,然后与马华、印度国大党组成国阵党。这么做能够抛开历史包袱,也只有这样,他们才有机会放下历史包袱与民行党合作。”
基层言论成党选风向标 巫统大会依然值得关注
巫统大会值不值得关注,与巫统是否依然举足轻重息息相关。
马国首相安华领导的希盟,在马来选票方面很依赖巫统,特别是在乡区。希盟及团结政府因此仍需要巫统,而巫统的动向还是有一定的观察价值。
刘惟诚说:“每年的巫统大会都是给区部代表发表意见的平台,他们可以在辩论环节发表对政局的看法、对巫统未来的展望。从这里能够观察到巫统基层的想法,以及他们期望的巫统究竟是什么样子,包括他们希望党主席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或有没有批评党主席等。这些言论是来届巫统党选的风向标。”
1998年大会列举安华“罪状”
“巫统大会也能反映出党领导人的地位是否稳固。大家是否还记得,1998年安华与马哈迪决裂是几时爆发的?就是1998年的巫统代表大会。当时有人向代表们传递《安华不能当首相的50个理由》。所以,巫统大会确实是展现党领导层稳不稳固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1998年,时任副首相及财政部长的安华被罢黜之前,马哈迪的亲信凯鲁丁在巫统大会发放《安华不能当首相的50个理由》一书,列举安华的“罪状”。此书导致安华被马哈迪开除官职及党职,还被捕入狱,进而掀起长达20多年的烈火莫熄政治改革运动。
今年虽然不是巫统的党选年,但代表们依旧会在全国大会上讨论马来人的困境与前景、马来民族的各种不足及需要政府扶助的地方,并要求政府在政策上制定各种援助措施。
巫统代表们通过大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以及政府会答应什么样的要求,能反映出巫统是否仍有价值。
许国伟说:“巫统大会的代表辩论也常有点名赞扬党领袖,以及不点名或指名道姓批评某些领袖的内容,从中可看出党领导层要带领的风向。这些讨论的内容经媒体报道后,可以观察民众,特别是马来社会的反应,从中就可以看到,马来社会究竟还在不在乎巫统。”
哈钦森也指出,人们可以通过巫统大会观察巫统领袖及党员在关注什么课题,并了解他们的情绪。“巫统内部某些派系对现状不满,他们会(在大会中)表达不满及提问题,引起党领导层的注意。所以就算没有党选,党大会仍十分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