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陈庆珠:李光耀应该没料到 中美如今多领域关系紧绷


 新闻归类:国际时政 |  更新时间:2023-10-06 07:21
陈庆珠:李光耀应该没料到 中美如今多领域关系紧绷

新加坡巡回大使、前驻美国大使陈庆珠认为,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如果在世,会对中美当下通过贸易、投资到科技等多领域争夺主导权的紧绷关系感惊讶,因为他看不到美国对华政策自特朗普时期大转向;他判断中国领导人中国官方将继续韬光养晦路线,事实也非如此。

陈庆珠星期三(10月4日)在“亚洲前瞻峰会2023”场边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发表上述看法。

李光耀在2015年3月过世,2011年最后一次访问中国。陈庆珠说,李光耀也是在2011年最后一次到访美国,他生前对中美关系的预判,应是根据截至2013年所掌握的信息,此后中美内部都发生变化。

陈庆珠认为,李光耀对中国、美国和中美关系的预判有部分言中,有部分不然,主要是因为他没机会看到2016年特朗普赢得总统大选之后,美国对华政策大转变和美国民粹思潮的壮大,“那不是他认识的美国,也不是他认识的共和党人”。

同样的,李光耀当年预测中国官方执政后,将继续采取已故领导人邓小平韬光养晦的路线,但事实非如此。陈庆珠认为,李光耀对中国崛起的判断是对的,但他对中国何时会放弃韬光养晦的时间表预测错误。

陈庆珠说:“世界变化很快,今天的中国不是李光耀看到的中国,今天的美国也不是他看到的美国。”

陈庆珠曾于1989年出任新加坡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96年至2012年出任新加坡驻美大使,也是新加坡驻美时间最久的前大使,对美国有长期深入的观察。

中美科技战始于特朗普时期,全面爆发于拜登时期。陈庆珠说,中美围绕芯片展开深度的科技战是李光耀生前不曾触及的议题。

特朗普执政之后,不止与中国展开科技和贸易战,也重新诠释美台关系,在未就职之前,就打破惯例与台湾蔡英文通电话。在老布什政府之后,美国历届政府依据《台湾关系法》只出售防御性武器给台湾,但特朗普不走常规,任内出售新型F-16战斗机给台湾,引发北京强烈不满,两岸关系也陷入紧张。

陈庆珠说,李光耀预判台湾问题是中美最大的危机,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至于他判断一旦台海爆发战争,美国不会介入,“这个我们现在就不太确定了”。

李光耀曾预言,美中跟美苏不一样,美中不会有不可调和的问题或意识形态冲突。陈庆珠认为,这也是因为李光耀看到的是特朗普上台之前的情况,特朗普执政后鼓吹民主和人权等意识形态,同样的,李光耀也没看到中国官方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

李光耀对国际时局的看法向来受中美领导人重视。面对中美关系当前僵局,李光耀若还在世,他会怎么做?

陈庆珠说,李光耀一直很担忧中美会因误解、低估及误判而引发战争,如果他还活着,一定亲自到北京和华盛顿去,尽全力向中美领导人解释对方的情况。

不过,陈庆珠坦言,今天的中美各有国内政治压力,李光耀还能不能像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那样穿梭中美、促进了解则另当别论。

对于中美关系的前景,陈庆珠称“期望不高,但愿有最好的结果”,一旦发生意外冲突,她希望两国已设置防护栏,能及时制止事态恶化。

她透露,2001年中美在靠近海南岛上空发生撞机事件,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政府有不少反华的新保守主义者,如果他们的意见占上风,中美关系走向将就此改变。幸好,老布什给儿子打电话,前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也与时任国家安全顾问赖斯通话,两人明智的建议获采纳。

陈庆珠问道:“如果当下中美之间再发生意外冲突,谁会给拜登和中国官方建言并获采纳?”

面对冰冻的中美关系和复杂的地缘政治,陈庆珠认为李光耀的现实感和务实,是留给这个时代最好的遗产。

她说,主政者一旦被意识形态框住就难抽离。处理国与国之间的问题,务实精神更能创造灵活空间,也可以更容易、有效地解决问题,但目前看不到美国或中国会从意识形态道路转向的信号。

李光耀的小国生存七项原则

谈到李光耀对地缘政治理念,陈庆珠认为,李光耀从新加坡生存角度提炼出的地缘政治观,为地缘政治学做出了贡献。她将李光耀的小国生存原则归纳为七点。第一点是先建立内在力量,内部强大之后才能有好的外交政策,内政和外交政策相互交织。第二、小国必须要有“大朋友”,也就是跟大国做朋友。第三、新加坡作为小国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否则国家主权可能被侵犯。

陈庆珠归纳的“李光耀地缘政治观”,也包括新加坡重视多元种族主义和世俗化,因为这有利于加强国家的凝聚力,否则身处东南亚,易引来外部势力和强国试图分化社会。第五点是多边主义对小国很重要,所以新加坡加入了不结盟运动、亚细安和G77集团等组织,并积极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等多边贸易协定。

此外,小国必须走向国际开拓腹地,与世界保持连接。而第七点是邀大国来到区域,如果只有单一强国主导,小国难有回旋空间,多极格局给中小型国家创造空间。

陈庆珠说,上述七项原则至今对小国仍具借鉴意义,“事实上很多小国都翻看新加坡手册,看看能摘取什么。”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3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