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学者:停止自由落体式下滑 中美开始缓慢稳定双边关系
美国学者葛来仪与中国学者达巍上周四在香港全球化中心的线上论坛,均悲观看待中美关系前景;但预期两国今年同时聚焦内政将促使双方在外交上趋于克制,避免出现坏消息。
拜登政府上台满一周年之际,学者评估尽管中美关系过去一年依然艰难,好消息是两国已开启稳定双边关系的缓慢过程,停止特朗普时期的自由落体式下滑。
美国学者葛来仪与中国学者达巍上周四在香港全球化中心的线上论坛,均悲观看待中美关系前景;但预期两国今年同时聚焦内政将促使双方在外交上趋于克制,避免出现坏消息。但葛来仪警告,中国一旦卷入乌克兰危机,或在北京冬奥期间拘留在华公开批评中国人权行为的美国运动员,都可能触发中美关系的新危机。
葛来仪目前是美国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项目主任。她认为,拜登政府上台第一年的中美关系无疑是不稳定(rocky)的,美国拒绝回到过去的两国关系框架并尝试建立新平衡。拜登政府继承特朗普政府强硬的对华政策,还更强调人权问题等都出乎中国意料。两国竞争也变得越来越多面,涉及经济、军事、科技、地缘及政治制度。
葛来仪还指出,在安克雷奇及天津两场相对低效的会晤后,两国在中美记者签证、孟晚舟案等问题上取得一些正面发展;签署气候变化协议也证明双方之间有限合作还是可行的。
葛来仪形容去年11月的中美元首峰会有如“释放压力的阀门”,起到改善两国关系氛围的作用。“如果我们要管理分歧,防止竞争失控,就有必要让两国元首深度投入这种关系。”但她也指出,中美之间互不信任显然还是很深。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国际关系学系教授达巍在会上评估拜登第一年的对华政策其实“没那么糟”,并形容在两国战略竞争持续下,“拜登可能是中国未来可以期待的最好政府”。
达巍说,双方过去半年已开始稳定双边关系,“尽管(稳定的速度)太慢,但好消息是我们已停止中美关系过去三四年的自由落体式下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发展轨迹已出现逆转。
达巍认为,中美目前都未主动打破僵局,这对双边关系而言相当危险。
葛来仪则指出,北京可能认为拜登在国内处于弱势,甚至是一届总统,因此可能不会坚定与本届美国政府合作。她认为,中国持续将双边关系中所有问题归咎于美国,并“不具建设性”。
针对中国近年出现对国际形势“东升西降”的判断,达巍认为,中美两国目前其实都处于上升并迈向两极世界。两国真正的挑战将来自自身,关键在于谁能犯更少错误。
他指出,面临来自美国的压力,中国可能采取非常强烈的回应。“我们(为此)真的需要反思……当我们对外部环境的理解过于主动时,就会非常鹰派强硬,反应上就可能犯一些错误。”
两学者认为须开展定期对话 建立护栏防最坏情况出现
两位学者都认为,中美目前缺乏对话的有利因素。葛来仪指出,拜登政府怀疑与中国对话的效果,认为北京在过去的双边对话中重视过程多于结果。
达巍则坦言,美国过去四年可能已失去95%的一般中国民众,以及80%的中国精英的支持。在中国,主张与美国进行更多对话已变得非常艰难,原因是难以向公众展示能从对话中得到什么。
尽管如此,两位学者仍认为,两国今年须开展更多不同层次的定期对话,以此建立护栏防止最坏情况出现,让双方竞争变得更有限可控。达巍认为,今年下半年两国将专注于内政,而上半年将是两国对话的“机会之窗”,如果错失,可能须等到明年。
葛来仪则预期,今年台湾问题将持续是双边关系中“最敏感且分裂的问题”,今年台湾地方选举也会为美陆台关系注入更多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