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门看厦门
早
点
蓝绿黄红
8月底走访台湾离岛金门,印象最深的是它离中国大陆的厦门真的很近。
我清早骑脚踏车到金门东北角的马山观测所,站在海边岩石吹海风,凝望着对岸厦门的外岛角屿,发现在退潮时,两边距离只有1.8公里。这就是海峡两岸最近的距离。
反观金门与台湾本岛相隔210公里。金门与厦门的距离,相比金门与台湾本岛的距离,足足超过100倍。
金门朋友说,1.8公里是两岸军事据点的地理距离,若从金门市与厦门市的“民生距离”来看,两岸人民的距离也不过10公里。
马山观测所是号称“天下第一哨”的前哨站,里头有向对岸心战喊话的马山播音站(俗称马山喊话站),运作到1992年才走入历史。据站内历史记录,1981年,已故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夫妇也在已故台湾蒋经国陪同下实地参观。
在这里,肉眼可见一艘艘的采砂船、巨大沙丘,以及厦门大嶝岛填海兴建中的翔安国际机场工地。2025年落成后,这个机场据称只离金门1.5公里。
有金门朋友认为,“只要对岸领导人下定决心”,填海工程一年内就可联通金门,未来搞不好走路就能到对岸,“比炒了多年还没下文的金厦大桥还更快”。
在小金门(烈屿)海滩看厦门,巨大的视觉反差也令人震撼。映入眼帘的是对岸厦门海边高楼大厦的天际线;在小金门的时光则仿佛凝固在战地岁月,海滩插满用铁轨制成的轨条砦(念寨),斜对海边摆出反登陆作战的阵势。
这里曾历经漫长的烽火岁月。1958年金门与厦门发生“八二三”炮战,大陆解放军持续20年“单打双不打”(单日炮击,双日不炮击),“两门”直到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才停战。
服役时被派到战地前线金门或马祖、自嘲抽到“金马奖”的朋友说,两岸士兵在连绵战火中,培养出另类的求存默契。
他声称,解放军当年不时派突击队潜泳到金门海岸,刺探军情。“前线军人相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因为担心成了敌军俘虏,大陆阿兵哥往往会在岸边留下一包香烟,而台湾阿兵哥也会奉上一支金门高粱酒,彼此带回军营交差,证明‘曾与敌军交锋’,长官收下后也不点破。”
有关金门炮战的研究显示,北京借炮打金门来测试美国和台湾是否坚守“一个中国”的底线,以此表明北京无法容忍“一中一台”和“两个中国”,因此解放军并没全力攻打,而让靠近福建的金门和马祖等离岛继续为台湾军队管治,甚至继续成为两岸的桥梁。
8月初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引发台海危机,大陆军机飞越台湾海峡中线成了常态。台湾国防部统计8月有至少27架次民用无人机侵扰金门,被驱离后往厦门飞去,星期四(9月1日)台军更首次实弹击落一架来历不明的无人机。军事专家都认为,一连串的无人机事件,是心理作战和试探台军底线。
但受访的多名金门人都不担心金门再起战事,认为大陆“要打就会直接打台湾本岛”,没理由破坏多年交流建立的“示范特区”。
综合他们的叙述,倒是两岸亲友都很牵挂,频频来电关心。有大陆亲友建议“多买五星红旗”插在家门或店屋前防身,也有台湾亲友担心导弹误中金门伤及无辜。
若大陆真要打,金门守得住吗?小金门的地方领袖透露,金门在高峰期有10万大军驻守,如今只剩约4000军人,小金门更从1万驻军高峰减到如今不到1000人。这似乎侧面说明,小至金门与厦门“两门关系”,大至大陆与台湾的整体两岸关系,向来都不是纯粹的军事对抗问题,而是未解的政治问题。
若单以军事手段处理,当民用无人机一一被击落后,如果再有民用的有人机、气球和直升机飞来,双方在灰色地带短兵相接,局势会不会升级失控?
金门与厦门必须继续作为两岸化干戈为玉帛的缓冲区。
正如疫情前,金门和厦门的民众和海外游客都能通过“小三通”搭船互访,一日游两门。期待疫情缓解、边境解封后,金门和厦门还能继续成为彼此的后花园,让人民继续通商、通婚和交流,示范两岸关系原来也能如此水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