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改委:俄乌冲突带来冲击 但总体影响可控
俄乌冲突升级对全球能源市场带来冲击,但中国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认为,这对中国的影响仍可控。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今天(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近期俄乌冲突升级,对全球能源市场带来冲击,国际原油、天然气价格进一步攀升。
他指出,由于中国原油、天然气外采比例较高,因此肯定会受到影响,进口成本客观上会有所抬升,但总体上看影响是可控的。这是因为中国一方面是能源消费大国,同时也是能源生产大国,因此能源供应总体是有保障的。中国原油、天然气进口来源已经多元化,长期合同占比高,只要各方按合同履约,进口能够保持总体稳定。
同时,中国正在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清洁能源的快速增加也将有效对冲和减缓外部影响。
过去一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清洁能源的占比提高了1.2个百分点。全国发电量中,来自风电光伏的发电量占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
另外他也提到,目前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处于低位,中国将采取综合措施来缓解输入性通胀的影响。
如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连维良表示,具体说就是“三个着力、一个守好”,着力增加产能,着力加强储备,着力保供稳价,坚决守好民生用能底线。
这些措施的核心是两个字,一个“增”、一个“稳”。“增”就是增产能、增产量、增储备、增供应,“稳”就是稳进口、稳价格、稳预期。他说:“落实好这些措施,我们有把握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应,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发改委:有信心保持物价平稳
对于地缘风险冲击造成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祖才今天(7日)说,将坚持底线思维,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
据澎湃新闻报道,胡祖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年以来,受冠病疫情、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特别是地缘冲突加剧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和不确定,对做好中国国内保供稳价工作形成新挑战。
但他认为,中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3%左右的CPI年度预期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在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方面,胡祖才强调,一是要做好粮食保供稳价,稳定稻谷、小麦等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粮食量足价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同时,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稳价工作力度,挖掘国内潜力,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加强储备调节,保持供需平衡。
二是做好能源保供稳价,重点是煤炭保供稳价。他提到,国家发改委近日出台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完善煤炭价格区间调控,下一步将全面实施好这项改革,完善煤炭产供储销体系,提升供需调节能力,保障产能合理充裕,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完善煤、电价格传导机制,确保安全稳定供应。
同时,他也强调要做好重要矿产品保供稳价,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以及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资本恶意炒作,将坚决打击。
另外,由于俄乌局势不断升级,国际油气价格进一步攀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说,中国原油、天然气外采比例较高,进口成本客观上会有所抬升,但总体上看影响可控。因为中国既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大国,因此能源供应总体有保障。
同时,中国正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清洁能源的快速增加也将有效对冲和减缓外部影响。
对于如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他概括为“三个着力、一个守好”,即着力增加产能,着力加强储备,着力保供稳价,坚决守好民生用能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