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陈留俊:轰轰烈烈的大会与大战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  更新时间:2022-09-27 07:55
陈留俊:轰轰烈烈的大会与大战

陈留俊

第7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9月2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拉开帷幕。这是冠病疫情以来首次全面回归线下的联大会议,可谓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盛会,热闹非凡轰轰烈烈。只是这样一次重要的大会,背后却都是大战的影子,每一个国家都不得不在俄乌冲突中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或明确或模糊,或激烈或冷静,仿佛战争也在此地爆发,只不过唇枪舌剑代替了枪林弹雨,针锋相对不亚于前线战场。

大会原本是一次难得的契机,让世界各国领袖坐下来讨论当前重要的全球议题,包括冠病疫情、气候变化、粮食及能源危机、供应链断裂、全球发展差距和联合国改革等已经刻不容缓的问题,但还是被乌克兰战争的硝烟所掩盖。大会已被大战侵袭,似乎所有问题都以解决乌克兰危机为前提,但常识看来不该如此。在此期间,俄罗斯以乌东地区的入俄公投和30万预备役的动员令作为回应。大会非但没有消弭大战,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上一次出现类似情形,要属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战争。不同的是,伊拉克不是俄罗斯,无法阻止联合国及安理会达成共识,后由美国组织多国部队将伊拉克赶了回去。再上一次的类似情形,可能是1950年6月爆发的朝鲜战争。所不同的是,苏联的离场抗议恰恰给美国组建联合国军留下了机会,但朝鲜最终还是在中国的支持下,维护了自己的独立地位。

由此看来,一次大会能不能阻止一场大战,就看这场大战中有没有大国的参与。如果有,大会多半是无聊的空谈;如果没有,大会就是正义的旗帜。

所以,对此次时隔三年的线下联合国大会,本就不该抱以不切实际的期望。大战没有远去,大会就难以对其他议题展开实质讨论。有大国参与的大战没有结束,大会就只能仅仅是展现各国立场的舞台。此次联合国大会的最大价值,可能就是让世人看清楚各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立场,或许还有部分隐藏在背后的利益考量与文化背景。

通过此次大会中对大战的表态,可以将国际社会分为三类国家。

第一类强烈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包括美国等西方大部分国家和东欧一些地缘政治相关国家,他们积极支持对俄罗斯的制裁并对乌克兰开展援助。第二类依据不干涉内政与和平解决冲突的原则,在俄乌冲突不持立场,希望劝和促谈并竭力减少对自己的损害。此类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大多数,包括中国、印度等一些大国,还有亚非拉等许多发展中国家。第三类是极少数支持俄罗斯的国家,包括白罗斯、朝鲜、叙利亚等,由于国家利益的高度捆绑而与俄罗斯站在一起。越是剧烈的冲突,越能显出本性,人与国家俱是如此。

虽说联合国大会更多是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但在重要议题上形成共识,是各国非常重视的外交场合,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如果任其虚化弱化,世界各国恐怕不得不再次面对残酷的丛林法则。目前更使人担忧的是,即使最具权威的、唯一具有执行力的机构,联合国安理会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在此次大会间隙的9月22日,安理会举行了主题为维护乌克兰和平与安全的高级别会议,邀请各成员国外长与会。但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没有准时出席,仅在自己发言前才出现,在发表完反对各国指责的演说后便扬长而去,只留下面面相觑,无可奈何的各国外长。

会议常常是用来代替战争解决国际冲突的主要机制,会议的效果应该是与战争的烈度成反比,越是有分量的会议越能解决问题。联合国大会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会议机制之一,如果它都不能应对当今世界的主要危机,又还能寄希望于谁呢?尤其是当大国作为危机一部分的时候,大会与大战已成为拉锯的两端,引导着这个世界的安危。

作者是中国扬州时事评论员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21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