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灭绝物种动物园”有望成真


 新闻归类:科技健康 |  更新时间:2018-04-20 17:41

一位旅行者在一个自然保护公园中惊叹于雪豹的雄姿。一位美食家想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品尝穿山甲的美味。一个猎人正在追杀黑犀牛,猎杀之后黑犀牛即可得到重新补给。

对某些人来说,这些场景似乎是明日世界的噩梦。对另一些人,则是令人兴奋的克隆动物产业前景。随着科学的进步,这些场景变成现实或许指日可待。研究人员甚至正在探索如何在2070年前通过动物克隆改变旅游业。

一位研究员从冷冻的猛犸象身上取组织样本(Credit: Science Photo Library)

前言研究

《侏罗纪公园》中的恐龙再次漫步地球仍只是一种幻想。复活灭绝物种极具挑战性,况且恐龙的DNA能否被复原都是一大问题。根据目前的技术,DNA样本的有效期大概仅有100万年——所以理论上我们可以克隆出一个尼安德特人(穴居人),而没法克隆出存活于6500万年前的三角恐龙。

猛犸象的DNA则更易获得。我们有快速冻结的猛犸象样本,可以将遗传物质植入与其基因相似的大象体内。实际上,我们无法在其原始栖息地类似环境中将猛犸象复活并任其繁衍。
 

不过对于那些比猛犸象消失时间迟的物种——比如候鸽,科学家最终可能使其复活。这将需要绘制整个候鸽的基因组,使一只普通鸽子的基因组发生突变以接近候鸽的基因。如此,一个克隆的灭绝物种就产生了。

康乃狄克大学生物技术教授田秀春(Cindy Tian)认为,自1996年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科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她正在研究通过克隆在分子层面重新启动DNA。

保护如白犀牛等濒危物种的行为存在争议(Credit: Getty Images)

保护如白犀牛等濒危物种的行为存在争议。

将白犀牛的胚胎植入代母体内这一极具争议的保护举措仍在展开。据估计,猛犸象与大象杂交的产物也许只需几年就能出现。田教授预测,如果有足够的决心和资金支持,只需要10年的时间就能打造出由稀有甚至濒危动物组成的动物园。

我们已经有所成就。2000年,圣地牙哥动物园原计划展示一头名为诺亚(Noah)的克隆白肢野牛(印度野牛),不过它在两天后死于感染。动物园后来成功饲养了一头来自东南亚的爪哇野牛阿哈瓦(Jahava)长达7年,它最终因摔断一条腿被实施安乐死。诺亚和阿哈瓦都是克隆牛,细胞来自圣地牙哥冷冻动物园,该动物园收集了很多濒危动物的冷冻皮肤样本。

因此田教授认为,克隆动物面临的主要问题可能还是经济和政治上的,而不是技术上的,

首先,克隆动物初期死亡率是非常高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包括重新编码细胞时发生的错误。究其根本,供体卵细胞的细胞核持有一种遗传记忆,会抵制新遗传物质的替代。田教授说,克隆动物涉及到体细胞核移植,这一过程非常艰难,克隆出来的动物"必须熬过出生后的第一个难关才能存活", "如果能挨过这一关,他们通常都会健康成长" 。

人们对于克隆动物较高的早期死亡率和存活压力怀有伦理方面的担忧。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一般牲畜的生产过程中。不过成功率确实在提高。早在1996年时,科学家使用277个克隆胚胎才能成功培育一只多莉羊。 "现在如果你生产克隆牛,你可以向100头牛移植克隆胚胎,并获得约10-20只出生的克隆动物,"田教授赞叹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

即便如此,较高的死亡率意味着克隆技术仍非常昂贵。动物克隆目前唯一的有效用途是克隆优质肉用公牛,其基因对农民来说具有很高价值。田教授估计,克隆一头公牛的成本至少为1.5万美元。克隆野生或濒危动物就更贵了,因为科学家对其知之甚少,且可供测试的标本数量也更少。

克隆管理员

因此,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克隆濒危动物(以及较少数近期灭绝的动物)是完全可能的。如果那一天真的到来,我们大多数人与这些克隆的濒危动物每天并不会有过多接触。但有一个领域可以使专家之外的普通人与克隆动物进行接触,那便是针对富人开展的旅游业务。

赖特(Daniel Wright)是中央兰开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讲师,并撰写过一篇关于克隆与旅游的论文。他认为,人们的社交网站首页会越来越多地被各种新颖、特别的旅游体验所占据。已经厌倦常规旅行的游客可能会出高价在南非捕猎克隆动物,在日本品尝克隆动物,或是在美国探险的途中观赏克隆的濒危动物。

克隆让我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特殊的旅行体验,譬如在日本吃河豚(Credit: Getty Images)

克隆让我们可以接触到更多特殊的旅行体验,譬如在日本吃河豚。

目前,虽然河豚的一些品种正遭受过度捕捞的威胁,日本一些大胆的食客们仍会食用河豚(尽管这些河豚有毒性)。有争议的是,纳米比亚政府每年都会通过拍卖来允许一些人捕猎濒危的黑犀牛,他们认为这笔资金对于保护计划至关重要,而且只有无繁殖能力的犀牛才能被猎杀。克隆技术可以使更多游客接触到上述这两种体验。

当然,世界各地的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已经展示了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其中许多动物园都参与了生物多样性合作以防止濒危动物完全灭绝,或是因数量极少而近亲繁殖、损害种群繁衍,例如黑足雪貂。

可以说,将克隆技术应用于发展类似的旅游产业虽然昂贵,但在伦理道德方面它也并没有那么不同。如果说动物园把动物囚在园中精心饲养是有害的,那么克隆也并没有改变这一点。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家,《克隆野生动物》(Cloning Wild Life)作者弗里斯(Carrie Friese)一直密切关注这些争论。弗里斯说,在传统的动物园里,动物是焦点,人们为它们而来。然而她预想,在未来以克隆动物为特色的保护公园中,焦点会是克隆技术而非仅仅动物本身。例如在一个灭绝动物复活园中,人们在观赏动物的同时也会庆祝人类的聪明才智:"其吸引力不仅在于观赏候鸽,也在于惊叹人类复活候鸽的能力。"

目前动物是动物园里的明星,但未来的亮点可能会是克隆技术(Credit: Getty Images)

弗里斯同田教授持相似观点,也认为这些体验能吸引到游客。例如,一些民意调查显示,美国人更加支援克隆技术用于保护动物而非其他目的。

田教授和弗里斯都预想到今后人们会食用克隆动物制品。田教授的研究表明,克隆牛的肉和奶对人类来说是安全的,且与非克隆动物制品没有很大区别。她回忆自己曾经在日本从一只克隆黑牛身上采集牛肉样品,"味道不错,许多人一直在排队。"但目前食品供应并非动物克隆的主要用途,有些人可能会担心克隆食物是否安全。

因此,关于未来克隆动物旅游的最佳预想还是打造一个圈有非侏罗纪时代动物的公园。不过弗里斯还指出,克隆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关于真实性和道德等问题。核子DNA与家养山羊相结合的克隆庇里牛斯山羊算不算是真正的野山羊呢?野生物种的克隆物其本身还算是野生的吗?如果将来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能够获取最新的生物技术,展出许多克隆动物,那么对那些目前依赖野生动物旅游的低收入国家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呢?

这些前景都不明朗,但有一点很明确。昂贵的生物技术新潮不应完全取代栖息地保护和其他可靠的保护举措。正如赖特所说的那样,"人类应该支持和实施那些旨在保护自然环境、确保动物和物种不会灭绝的措施。"

请访问 BBC 阅读 英文原文。

热点关注新闻

延伸阅读推荐

本站联系方式:nanluecom@QQ.com
Copyright© 2016-2019
联合早报中文网手机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