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中国外交界“女神” 再次让美国人哑口无言|外交|美国
2月18日,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出席第53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举办的“东亚安全与朝鲜半岛”分论坛。她与西方学者的机智交锋,温文尔雅,又不失锋芒。
2月18日,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左一)在德国慕尼黑出席第53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关于东亚和朝鲜半岛安全的座谈。(新华社发)一上来,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所长奇普曼就拿中国国防预算问题“说事儿”,称亚洲中国军费最高,是日韩总和的1.8倍,是其他南海沿岸国总和的3.7倍。
见招拆招,傅莹很“应景”地拿出对比数据:此次慕安会的热点问题,是如何确保北约成员国将国防预算提高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分担安全经费。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国防预算一直保持在GDP的1.5%,却被渲染为威胁,是否存在双重标准?”
傅莹进一步解释道,中国历史上多次遭受外来侵略,现在中国人民对国家能增强军力保卫主权和安全感到自豪。“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对祖国能增强军力保卫主权和安全而自豪,中国在过去经历了太多,我们需要靠自己站起来”。
谈及舆论关注的朝核问题时,傅莹拿出了她善用的比喻,称其是“东亚安全木桶上最短的那块木板”。
她认为,朝核问题已陷入核试、制裁、再核试、再制裁的负面循环,单纯的制裁和施压只会使事态向反方向发展。
而萨德系统的部署更是对中国战略利益的损害。傅莹称:中方一直与美韩共同致力于解决朝核问题,部署萨德“对中国人来讲像被朋友从背后捅了一刀”。
“不卑不亢,有理有据,太棒了,还有,这气质,简直了。”傅莹表现出的睿智优雅,气定神闲,在网上又一次圈粉无数。
其实,在去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傅莹的表现也同样精彩,至今也令网友们津津乐道。面对西方媒体抛出的尖锐问题,傅莹的回应好比四两拨千斤。
如被问及“中国是否对前盟友朝鲜失去了控制”时。傅莹面带微笑,用流利的英语从容答道:“这种用语很西方。我们不控制任何国家,我们也从来没控制过任何国家,我们也不想被控制。”
视频截图源于网络。傅莹在外交战场上谈笑风生、舌战群儒,不只在国内收获无数迷弟迷妹,也让外国网友实力圈粉。
新加坡网友Albert Tan在脸书上转发了这段视频,并说,她的回应出色而巧妙。
不只是普通网友,傅莹的知性优雅更受到西方学者的欣赏。
去年7月,傅莹在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发表演讲,提到在南海问题中,美国不是争议方。根本上讲,中美都需要南海和平和保持航行自由,应该也需要逐步走向合作。
英国学者,Leslie Vinjamuri博士在推特上不遗余力地帮傅莹“吸粉”:“从南海问题、菲中关系、人权和西方价值观上,傅莹的演讲都值得聆听。”
还有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直言,傅莹就中美关系撰写的文章充满智慧。他还同时转发了去年9月傅莹在彭博新闻网的文章,当时傅莹就中美关系和南海问题作出了深入阐述,指出解决分歧的最好办法是展开对话,而非动用武力作出危险的姿态。
要说到傅莹在外交圈最知名的“粉丝”,可能要属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在微博上,陆克文提到傅莹时不避嫌地以“好友”相称,还多次分享他和傅莹学术会议上的探讨。
作为此次的慕安会“东亚安全与朝鲜半岛”论坛的主持人,陆克文对傅莹提出“包容性安全”表示赞同。
傅莹称,有关亚太安全辩论的核心问题就是要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是追求基于同盟关系的所谓“排他性安全”,以他国安全为代价实现一国或部分国家的安全?还是追求“包容性安全”,不把任何国家排除在外,地区国家共同努力实现共同安全?傅莹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中领导人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陆克文在总结环节时表示:“就安全领域,傅莹提出了包容与排他、同盟与非同盟的问题,但愿包容性能够得到增强。”
慕尼黑安全会议的官方推特上,也引用了她的这一表述:“围绕亚太安全核心争议在于排他性的安全还是包容性的安全。”
有网友说,把傅莹与外国人的交锋整理成书就是外交经典教材。但要想在全世界“圈粉”,仅靠“能言善辩”显然是不够的。
事实上,早在十多年前担任澳大利亚大使时,傅莹充满魅力个性化的外交风格就已经为澳洲记者所熟悉。新华社前驻堪培拉的记者米立公回忆,上任后不久,傅莹就跑遍了澳洲最主要的城市,跟当地政界、商界、媒体交流,澳洲许多主流媒体用整版刊登对她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