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舰载机超低空飞训:时速800公里离海面不到30米|中国|战机|歼-15舰载战斗机
一场豪雨洗涤了辽西大地。张超的追悼会结束了,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部队长戴明盟眺望着茫茫海天,心绪如巨浪拍岸。一年前,戴明盟亲自将张超挑选到舰载机部队。短短一年,作为中途选拔进来的“插班生”,只要再飞7个架次,就将成为一名真正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是在寻梦征途上第一位英勇殉职的舰载机飞行员。
2012年9月25日,举国沸腾: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入列海军。外电预测,即便中国第一艘航母下水了,与之配套的舰载机仍然是个未知数。然而,仅仅过了两个月,我国自行研制的舰载机歼-15在辽宁舰横空出世。
2006年9月,经过近乎苛刻的选拔,“海空雄鹰团”32岁的大队长戴明盟成为选拔首批舰载机试飞员的重点人选。首艘航母的建造,点燃了中华民族百年航母梦,同时也点燃了戴明盟的强军梦。
被誉为海天骄子的海军飞行员,在飞行中时时刻刻面临各种危险,甚至死亡考验。戴明盟在12年的飞行生涯中曾3次死里逃生。第一次是刚到军校,在跳伞训练中,伞绳缠住了伞翼,人嗖嗖地往下掉,快接近地面时备用伞才打开; 第二次是毕业刚分到飞行团,一次飞机升空不久后突然起火,随时可能爆炸,为避免伤及群众,他与战友放弃提前跳伞,操纵着不断下坠的飞机,冲向一片农田,在高度仅为500米时,弹射离机;第三次是一次空战训练,遇上右发动机突发故障,他关闭右发动机,严格按照单发着陆的操作规程,稳稳将飞机停在了跑道上,保住了价值几个亿的国家财产。三次险情,每次都命悬一线!一般来说,飞行员经历了这些险情后,心理上会有阴影,甚至放弃飞行。然而,戴明盟已经将飞行看成了自己的人生选择。
冬去春来。9年后,到飞行部队遴选新舰载机飞行员的是戴明盟。
戴明盟在招待所住下的当晚,便传来了敲门声——张超第一个毛遂自荐。戴明盟在辽宁舰那“惊天一着”,让张超血脉偾张,成了他的忠实“粉丝”:“首长,您是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我特别希望能成为您光荣团队的一员!”
打量着眼前这个英俊而又阳光的小伙子,戴明盟没有给他加温:“你知道这里面的风险吗?你再好好考虑考虑,特别是要同家里商量妥了再说。”
“我知道有风险,但要干就干最难的,要飞就飞舰载机。”张超像在下军令状。从张超那坚定的眼睛中,戴明盟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2015年3月15日,张超将这一天看作是自己的又一个生日:他如愿以偿成为一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
2戴明盟刚到舰载机部队时,“飞鲨”尚未交付部队。试飞员已经迫不及待了,戴明盟他们借用其他机种代练。说是代练,其实谁也不知道舰载机应该怎么飞,一切只得从零起步。戴明盟曾经感慨地说:“别人说摸着石头过河,可我们没石头可摸,只能一步步蹚水前进。”
航母上的跑道不及陆基机场跑道的十分之一,且处于运动状态,舰载机起降,有一套完全区别于一般战斗机的着陆操纵技术。陆基战斗机着陆是收油门减速,舰载机着舰却要推油门加速,准备挂索不成功时再次起飞逃逸。必须改掉原来已经形成的习惯动作,从头再来学习“反区操纵”。
第一次陆上大速度挂索试验时,试飞机场的模拟跑道刚完成,辅路尚未修通,跑道外尽是乱石堆。一旦操纵失手,后果不堪设想。戴明盟轻轻按下旋钮,飞机放下尾钩,挂索!2秒钟,时速从200公里瞬间减到0,他只觉得浑身的热血直往头部顶去,像是百米冲刺突然来了个急刹车,撞在了一堵厚厚的“棉花墙”上。“短暂失忆”恢复后,他发现飞机已经稳稳停在了跑道上。戴明盟第一次找到了挂索着舰的感觉。
低空大速度、失速尾旋、模拟着舰试验……戴明盟和他的战友们共进行了多达数千架次的起落,每次试验都是在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每次试验都带着生命风险……
可以说:张超是踏着戴明盟的脚印在前行、在紧追的。张超作为“插班生”改装歼-15,他必须用其他飞行员一半的时间,完成所有的改装任务。从原来的“着陆”到现在的“着舰”,一字之差,是一次操纵习惯的颠覆,更是一场飞行理念的变革。几百小时的模拟器训练飞行,几百小时的理论课程,近百小时各种航空求生和自救课程,还有多架次的海上着舰训练,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山重重、路漫漫……没有节假日,有点时间就泡在模拟器上,困了就抱着模拟器“眯”上片刻。大家笑他,“模拟器比老婆还亲。”
海上超低空飞行,是歼-15战术训练中的难点,在离海平面不到30米的高度,海天一色,以时速800公里高速飞行,风险很大,但隐蔽突防能力极强,犹如勇猛的飞鲨腾浪而起,给敌人致命一击。张超求战心切,最早完成了这个飞行课目。
在训练场,轻易不表扬部属的戴明盟夸奖张超:“别人用了十几个月完成改装训练,你硬是只用了半年。小伙子,飞得不错!”
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历来被认为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重要标志。2012年11月23日,戴明盟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考验到来了——他将与战友一起,驾驭歼-15战机在航母上首次着舰起飞。
渤海海域,雪霁初晴,阳光灿烂。上午9时,戴明盟第一个驾机升空,即将演绎“刀尖上的舞蹈”。这个“刀尖”很小——高速飞行的战机必须准确地落在飞行甲板上4根拦阻索之间,而每根拦阻索间隔12米,有效着陆区域仅有36米。
歼-15加速向深海飞去,偌大的战舰在戴明盟的视野中像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只火柴盒子。歼-15开始下滑——声如惊涛骇浪,势压万马奔腾。眨眼间,“飞鲨”的两个主轮在触到航母飞行甲板的同时,机腹下的尾钩牢牢地钩住了第二道拦阻索,疾飞似箭的“飞鲨”,滑行数十米后,平稳地停了下来。戴明盟一下机,便被飞跑来的现场指挥员一把抱住,双方泪流满面,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刀尖上的舞蹈”还在继续:紧随戴明盟之后,又有4位飞行员依次驾驶“飞鲨”,顺利完成了在辽宁舰上的拦阻着舰和滑跃起飞。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盼了半个多世纪。2014年8月,中央军委授予戴明盟“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
“什么时候,中国能够成批量地培养出自己的舰载机飞行员?”走上领导岗位后,戴明盟时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说:航母要真正形成战斗力,必须培养出一批成熟的舰载机飞行员。
成立飞行教员组、制定方案、编写大纲、整理教材、讲授理论、模拟器代飞……作为海军首位着舰指挥官,白天,他亲自带飞讲课;晚上,他会逐个动作进行讲评分析。
有一阵子,戴明盟还亲自带过张超。他发现小伙子性格很好,飞得也很棒,掌握动作快,技术状态很稳定,没有起伏。张超又有些迫不及待:“首长,您看我现在这种状态,什么时候能上舰着落啊?”
戴明盟不紧不慢地说:“跟我当时的心情一样啊!越是这时候越要练好练精,一招一式,每个步骤,每个动作,都要烂熟于心中,到时候有你飞的。”
张超调到舰载机部队后,与妻子张亚又是两地分居。张亚几次想来部队看看,他总是说训练太忙。最后浪漫约定,等“上舰”那天,母女带着鲜花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