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特稿:文化入侵还是纯属娱乐 台青爱玩TikTok禁或不禁都难
TikTok、小红书等源自中国大陆的影音社交平台,近年在台湾广受年轻族群欢迎;与此同时,大陆强势文化入侵、假信息介入选举等疑虑,也引发查禁的讨论,掀起社会对立。然而,关注资安的民间团体或传播学者都认为,要禁止民众使用大陆社群平台并不现实,恐怕将进一步撕裂社会。
尽管1月下旬的台北晚间因寒流而湿冷难耐,知名观光景点宁夏夜市举办的“科目三舞蹈大赛”,依然吸引大批人潮,将狭小的路边街道挤得水泄不通。大陆短视频平台抖音(境外版本为TikTok)上的“神曲”,正以惊人速度在台湾流行开来。
“科目三”是中国考驾照的科目之一,至于《科目三》舞蹈的起源则众说纷纭。流传最广的版本是源于广西一场婚礼表演,因婚礼上众人跳舞的样子让人印象深刻,后来便有网民打趣“广西人一生中会经历三场考试,科目一是唱山歌,科目二是吃米粉,科目三是跳舞”,称赞广西人很会跳舞,被称为“科目三”的舞蹈也因此在网上流传。
去年6月,抖音直播主“神不在邯郸”,改编原有的科目三舞蹈,搭上《一笑江湖》DJ版音乐,制作节奏强烈、轻快的新版《科目三》舞步,发布后再度在网上爆红,网民争相翻跳模仿。
《科目三》风潮在去年下半年,开始席卷台湾年轻族群,不少人积极在社交媒体平台展现《科目三》技巧。搭上这波话题,宁夏夜市1月16日宣布办《科目三》舞蹈大赛时,两小时内就有超过40组参赛者报名,比预期的20组多了一倍。
不过,台湾社会上也有不少人对于来自大陆社交平台的《科目三》,抱持负面观感,质疑这是大陆强势文化入侵,甚至有人形容是“舞统台湾”。
在宁夏夜市宣布举办舞蹈大赛后,约有1万8000人在脸书响应到比赛现场举牌“跳科目三该抓去关”的号召。尽管最终未有人闹场,但相关骂声依然持续,农历新年前夕,更有人在脸书上发起“禁止亲戚小孩跳科目三”活动,吸引超过两万人参与。
事实上,这种对抖音文化的反感,不仅针对《科目三》,之前《我姓石》《誓言版求佛》等在台湾走红的抖音舞曲同样备受批评。台湾网上更盛传“抖音一响,父母白养”之类对抖音使用者的讥讽,显示社会对立情况严重。
胡翰宾是宁夏夜市科目三舞蹈竞赛的参加者之一,今年20岁的他中学时就读表演科,目前投身表演工作。使用抖音只有两三个月的他,已经有超过3万8000名粉丝,国际版TikTok账号也累计收获将近30万赞。
他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他起初使用抖音,只是好玩拍一拍,没想到一觉醒来就收到上万人点赞,才让他投入经营,有时还能赚到少量广告收益,不无小补。
面对台湾社会上的批评声浪,胡翰宾不以为然。他认为,这是部分人士放大检视来自中国大陆的抖音之故。其实,多数使用者只是为了娱乐才使用抖音,并不在意也不想看抖音的政治内容。
TikTok已成为台湾第三大社交平台
台湾网路(台湾用语,即网络)资讯中心在去年8月发布《2023台湾网路报告》,国际版抖音“TikTok”已成为台湾民众使用的第三大社交平台。前两大是脸书(55.83% )、Instagram(20.79%)。TikTok占比为2.65%。另外,全台22县市2153名18岁以上民众当中,有22.31%会用TikTok,大多是18岁到29岁的学生、青年,以及40岁到49岁中年人,主要居住于中部地区。
同时使用TikTok与抖音的林巧伶,是去年才踏入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使用抖音有两三年的时间。她最初是因为看到许多被转传到脸书上的搞笑视频,才开始使用TikTok与抖音。至于这两者有什么区别,林巧伶则说,她更常使用抖音,因为相较起来有更多华语内容的短视频。
除此之外,她也有使用小红书,但更多是浏览服饰以及购物。
林巧伶坦言,由于使用这些大陆社交平台的缘故,她在语言、饮食以及流行文化等方面,会较受大陆潮流影响。例如,近几年她也跟着网购螺蛳粉、追大陆影视剧等等。
同样是职场新鲜人的吴宥萱也是TikTok、小红书的使用者,但她是大约从高中就开始接触大陆的社交平台,使用时间比林巧伶来得久。她使用这两样社交平台的目的和林巧伶一样,也是为了日常娱乐。
她们两人都提到,知道身边不少同事会使用TikTok、小红书,只是不会特别讨论,也不会主动提及有在使用大陆社交平台。但她们不认为这是出于政治敏感的问题,而是在她们的生活当中,使用这些平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台湾阳明交通大学传播与科技学系副教授戴瑜慧对早报分析,台湾民众观看大陆影视作品、使用大陆社交平台,进而使用大陆用语,是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很常见的现象。就如同台湾人因为看韩剧,也会大量使用韩国的用语一样,并不意味着会影响民众的国族认同。
台湾文化大学广告学系主任钮则勋也认为,台湾民众使用大陆用语是社群时代的沟通逻辑。“也就是说,我今天如果要挺进这个社群,就要使用这个社群常用的词汇。这是为了圈粉,未必是很沉重、很严重的什么文化侵略。”
不过,戴瑜慧观察到,如果公开在课堂上询问学生是否有使用抖音、TikTok,学生往往不愿表态,只有私下聊天时才会透露。她认为,这就是批判年轻族群使用大陆社交平台造成的反效果,不但造成对立,也更难探知年轻人的社交平台使用动向。
台湾选举掀TikTok介选论战
TikTok已成为台湾民众使用的第三大社交平台,不过,在台湾与立委选举期间,TikTok也被视为假信息散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关注假信息与认知战等课题的非政府组织台湾民主实验室,1月19日公布2024年台湾选举境外资讯操作影响分析初步成果。
他们从去年10月记录到今年1月13日投票日当天,共计1万多则互联网内容,平台包括脸书、YouTube、Instagram、Dcard、PTT等台湾主要社交平台,还包括推特、微博、TikTok、抖音、Bilibili这些中国大陆平台。
结果发现,像是进口鸡蛋、美猪进口产地争议,都有大陆官媒跟进,并且透过大量协同账号传播,强化、放大台湾既有的社会冲突和争议议题。此外,也出现两名台湾网红在选前拍摄、有关作票传言的短视频,台词、素材皆高度雷同。
除此之外,台湾人工智慧实验室1月公布的研究报告也显示,TikTok在选战期间,资讯操弄有明确政党倾向,压倒性地支持民众党的柯文哲,不仅网络声量集中,贴文为蓝绿政党候选人四倍,且76%论述多为正面。
代表国民党竞选副总统的赵少康也批评TikTok介选严重,并质疑点名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和数位发展部都不去调查。
分析:介选假信息通过生活类账户传播
对于是否有在TikTok、抖音上看到与台湾政治相关的内容,吴宥萱说,在接近大选时确实会穿插看到一些与选举相关的内容,但她一看到就会觉得很反感,只要看到就会直接划掉不看,也不认为这些内容能影响她的政治立场。
不过,台湾民主实验室情资分析组长杨顺清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就他们的观察,TikTok一些介选的假信息,往往会通过一些不起眼的生活类账户传播,而且只有在关键时刻才浮出一些政治内容,形态很像传言,这些政治性内容的流量往往会特别高。在这种情况下,观众要觉知到自己有被影响其实是比较困难的。
学者:反复强调认知作战 将激化社会分裂
对于如何因应TikTok,台湾政府也陷入两难。
台湾行政院在2022年下令所属部会禁用抖音,将抖音视为认知作战的媒介。台湾行政院长陈建仁也曾公开表示,抖音已经变成某些国家认知作战的平台,公共部门已经禁止使用抖音、TikTok,并加强宣导,提高民众媒体识读能力。
台湾调查局更在今年1月选举后特别成立“认知战研究中心”,将搜集分析境外势力传散影响台湾安全、扰乱社会安定、破坏友盟关系等即时通报,并使用软体溯源清查异常账号、协请社交平台业者下架,发布新闻并且揭露。
然而,这些做法也遭在野阵营批评是限缩言论自由,连民进党中常委许淑华也公开提出,不需要禁止抖音,反而应该要去面对民进党长期疏于进入校园和年轻人互动,忽略新媒体科技对年轻人影响的问题。
对此,钮则勋指出,抖音已然变成年轻族群主要使用的社交平台,背后代表巨大社群流量,民进党也不敢禁。“你禁这个部分的话,就得罪年轻族群,你的年轻选票更会雪上加霜。”
他认为,民进党会转向如Meta推出的Threads等社交平台拓展年轻选票;在野阵营中,虽然国民党与民众党都有在耕耘TikTok,但前者整体形象老化,宣传手段缺乏创意,也很难透过TikTok争取年轻选民,相比之下民众党更具优势。
不论是有在经营抖音、TikTok账号的胡翰宾,或是纯粹观看这些社交平台的林巧伶与吴宥萱,都觉得不需要禁止抖音,并且一致认为这只是娱乐平台,不会影响他们的政治与国族认同。
杨顺清也坦言,台湾要推动全面禁止抖音在政治上的难度太高了,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他认为,面对可能的认知战风险,台湾现阶段能做的应当是强化政府与民间共同推动媒体识读,并且进一步整合管理数位犯罪的主管机关职能。
戴瑜慧则指出,对于是否防范抖音的讨论,其实回归根本仍是台湾内部社会对立问题。“台湾在根本上是处在一个对于中国很戒慎恐惧的状态,然后基于这份戒慎恐惧,最后衍生出好像想要防范,但其实反而造成自己内部对立的形态。”
她认为,反复强调抖音的认知作战,反而会造成“狼来了”的问题,大家听久了就麻痹了,而且还会激化社会分裂和社会纷争。还不如有系统地、规律地向社会说明中共如何在各个方面做宣传、统战,增进民众的理解,而不是只有选举时才拿出来谈。